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百色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0-07-27来源:百色市统计局点击: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7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00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2.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4%。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65万人(其中:企业21.3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8.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0.33万人,增加15.5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06.85万人,增加3.69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31万人,增加3.0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9.54万人,增加0.6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96万人,增加3.3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4.88万人,增加1.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4.79万人,增加2.59万人。
年末全市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工作机构179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65个;床位17486张,其中养老床位16844张。不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工作机构和设施183个,其中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79个。社会福利院9个,床位650张。
年末全市共有1.85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市有各类科研所5个,科研所从业人员127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08人。全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24项,比上年增长13.8%,合同成交金额26亿元,增长1200%,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61项,与上年持平。全年专利申请量1140件,比上年下降19.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83件,下降76.8%。全年授权专利635件,比上年下降1.6%,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6件,下降42.0%。全市有效发明专利461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26件,比上年增长5.2%。
年末全市普通高校6所,专任教师3531人;在校生6.62万人,其中女生3.79万人;当年招生2.4万人;当年毕业生1.3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7所,专任教师971人;在校生4.19万人。普通中学(含初、高中)160所,专任教师15439人;在校生26万人;当年招生8.97万人;当年毕业生7.73万人。小学429所(不含教学点),专任教师18894人;在校生33.32万人;当年招生5.7万人;当年毕业生6万人。幼儿园1292所,专任教师8425人;在园幼儿17.36万人。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5个,文化馆13个,文化站135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12.05万册。
年末全市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7%。
全年全市入境国际旅客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国际旅游(外汇)消费4774.29万美元,增长9.8%。接待国内旅客5582.65万人次,增长32.7%;国内旅游消费624.99亿元,增长37.1%。全市现有星级饭店30家;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8个,3A级景区18个。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和计生机构)2640个。其中,医院38个,乡镇卫生院17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9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3个。卫生技术人员2430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291人,注册护士10646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891张,其中医院13067张,乡镇卫生院6123张。
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14个。全年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中获得金牌1枚,银牌3枚;全国比赛获金牌34枚,银牌37枚,铜牌46枚;省级比赛获金牌73枚,银牌76枚,铜牌80枚。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2317.11公顷,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工矿仓储用地622.51公顷,增长44.9%;住宅用地338.74公顷,增长38.9%;基础设施用地1261.79公顷,增长19.5%。
全年全市总用水量19.8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4%。其中,生活用水2.76亿立方米,增长4.9%;工业用水3.2亿立方米,下降0.9%;农业用水13.79亿立方米,下降0.1%;生态补水0.11亿立方米,与上年持平。人均用水量539立方米,与上年持平。
全年全市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30474公顷,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4580公顷。全市森林面积276.17万公顷,建有林业自然保护区19个,森林覆盖率72.45%。活立木蓄积量1.23亿立方米。自然保护区面积36.76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
初步核算,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增长5.24%。电力消费量比上年增长24.9%。单位氧化铝综合能耗下降4.5%,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6.1%,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2.8%。
年末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164.4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9%,建成区绿地率3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66平方米。
全年全市平均气温22.8℃,比上年升高0.3℃。
全年全市地表水达标率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5.6%。
年末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93.5%,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1.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8起,死亡123人;其中工矿商贸事故28起,死亡24人。道路交通事故1250起,死亡322人,直接财产损失542.67万元。火灾事故211起,死亡2人,直接财产损失1343.13万元。
全年全市各级气象台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1595次,全年市气象台发布预警信号173次。
年末全市共有地震台站76个,地震监测台网1个。
附言:
一、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