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大同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0-06-24来源:大同市统计局点击:
2019年,市委、市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坚定新发展理念,积极面对风险挑战,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稳中有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振兴强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基础夯实,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民生保障持续提升,各项社会事业积极进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据2019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46.3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7.2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65.62%,比上年末提高1.62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8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31‰;死亡人口2.17万人,死亡率为6.28‰;自然增长率为2.03‰。
2019年人口主要情况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市常住人口
346.30
100.00
其中:城镇
227.23
65.62
乡村
119.07
34.38
其中:男性
175.13
50.57
女性
171.17
49.43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18.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0亿元,增长3.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第二产业增加值490.7亿元,增长6.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2%;第三产业增加值757.1亿元,增长6.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4%。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122元,比上年增长6.4%,按2019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526美元。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1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税收收入103.3亿元,增长16.5%。在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增长17.6%;企业所得税增长32.9%;个人所得税下降45.4%;资源税增长39.6%。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4.2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用于民生的支出298.3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1.9%。在民生支出中,教育支出增长4.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0.2%;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4.0%;住房保障支出增长4.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28.2%;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9.6%;节能环保支出增长99.9%。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6.6%;衣着类下降1.0%;居住类上涨1.6%;教育文化及娱乐类上涨2.1%;医疗保健类上涨3.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3%;交通通信类下降1.1%;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6%。全年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4%。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330.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7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83.5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秋粮种植面积283.5千公顷,增加10.3千公顷。全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6.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4千公顷;蔬菜面积19.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千公顷;饲草作物种植面积6.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千公顷。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23.2万吨,比上年增加16.6万吨。
全年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43.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完成35.3万亩。
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5.1万吨,比上年增长3.2%。其中,猪羊肉产量12.8万吨,增长1.6%。牛奶产量28.9万吨,增长4.1%。禽蛋产量7.8万吨,增长5.7%。
全年全市机械耕地面积250.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7.3%;机械播种面积188.5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04.9千公顷,分别增长0.3%和9.5%。全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不包括农用运输车动力)101.3万千瓦。
三、工业、建筑业
初步统计,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其中,煤炭工业增加值增长10.8%。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指标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6.0
其中:国有控股
4.2
其中:轻工业
11.2
重工业
5.5
其中:中央企业
-12.9
地方企业
9.3
其中:能源工业
4.1
材料与化学工业
-4.0
消费品工业
6.8
装备制造业
4.3
其他工业
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