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金昌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9-05-21来源:金昌市统计局点击:
2018年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九、文化、卫生
2018年,全市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馆2个,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4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73.5万多册;全年艺术团体表演230多场次。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农家书屋”174个,村文化室138个。全年图书馆共借阅图书近65.6万余册,接待读者77万余人次。
截止2018年末,全市共有中短波发射台1座,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9座;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3502户,已转换数字电视用户23502户,数字电视转换率达到100%。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7%和98.9%。全年城乡共组织放映公益电影1764场。
2018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35家,其中:医院15家(综合医院7家、中医医院4家、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专科医院3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2家(含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2家,门诊部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家,卫生计生监督机构2家,妇幼保健机构3家,采供血机构1家,村卫生室138家,诊所313家,其它机构15家。卫生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2961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6.31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03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75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93人;注册护士1793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护士3.82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级职称27人、副高级职称321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9.01/10万、3.84‰和4.43‰;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以乡为单位国家常规免疫11种疫苗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婚前医学检查率43.03%。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46.86万人,出生率7.89‰,死亡率5.12‰,人口自然增长率2.77‰。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33.02万人,乡村人口13.8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47%;永昌县人口23.48万人,金川区人口23.3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480元,增长8.1%,其中:永昌县28941元,增长8.5%;金川区41781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500元,恩格尔系数为2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34元,增长8.6%,其中:永昌县13384元,增长8.2%;金川区18179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921元,恩格尔系数为28.9%。
2018年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十一、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2018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122人,全年共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1916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7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7%。全年创劳务收入16.48亿元,劳务输转人数80201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0700人,参保率98.4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0638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646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1922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1424人;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2606人。城镇居民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0451人;城镇居民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4977人。
2018年末,全市城市低保对象12133人,发放低保资金6459.78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3788人,发放低保金6403.86万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每月626元提高到674元,月人均补差由407元提高到433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年3720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386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18年,全市水利年度,东、西两大河流来水量52920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2268万立方米。其中:东大河来水量32619万立方米,较上年减少150万立方米;西大河来水量20301万立方米,较上年减少2117万立方米。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三大水库蓄水总量14093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减少10%。全年引硫济金工程引水2290万立方米。
2018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11天,比去年同期减少11天,达标率85.2%,全省排名第五;综合质量指数4.24,全省排名第四。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111ug/m3,二氧化硫平均浓度21ug/m3,二氧化氮平均浓度16ug/m3,一氧化碳平均浓度0.9mg/m3,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146ug/m3。2018年剔除沙尘数据35天后,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76ug/m3,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2ug/m3,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08天,比去年同期减少14天,达标率93.3%,全省排名第六;综合质量指数3.60,全省排名第一。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54%。
2018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96.5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62%、绿地率3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7.71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8.41平方米。
2018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6起,同比减少4起;死亡28人,同比增加7人;受伤31人,直接经济损失1870万元。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06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7.9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34人,同比增加1人,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18年金昌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农业相关数据为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的修订数据。
4.本公报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数据均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相关企业财务指标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