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萍乡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9-04-12来源:萍乡市统计局点击: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担当实干、迎难而上,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谱写萍乡“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时代新篇章,全市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态势,经济社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9.05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3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69.27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480.42亿元,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9:46.5∶47.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52.0%和45.8%。人均生产总值52307元,比上年增长8.2%,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7904美元,增长8.2%。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93.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3.5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9.07%,比上年末提高0.8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8.63%,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51万人,出生率为12.99‰,比上年下降0.5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17万人,死亡率为6.05‰,比上年上升0.0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6.94‰,比上年下降0.56个千分点。
表12018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常住人口
193.32
100
其中:城镇
133.52
69.07
乡村
59.79
30.93
其中:男性
97.67
50.52
女性
95.65
49.48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
36.58
18.92
16-64岁(含不满65周岁)
136.11
70.41
65岁以上
20.63
10.67
年末全市全社会就业人数120.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8万人。登记失业人员2.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5%,继续控制在3.85%的目标范围以内。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28万人,全年农民外出从业人员25.91万人,增长1.54%,其中,省外15.49万人,增长3.52%;省内10.42万人,下降1.25%。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6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税收收入12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4%,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0.1%,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71亿元,比上年下降2.9%。在主体税种中,增值税66.07亿元,增长30.0%;企业所得税23.21亿元,增长107.7%;个人所得税7.89亿元,增长26.9%。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29亿元,比上年增长9.0%。在重点支出中,城乡社区支出3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2.1%;科学技术支出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教育支出3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1.90亿元,比上年增长6.4%;节能环保支出12.47亿元,比上年增长0.7%。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2%。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七涨一平”:医疗保健类上涨6.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3.4%,居住类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0%,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食品烟酒类上涨0.9%,衣着类与上年同期持平。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25亿元,比上年增长3.6%。粮食种植面积74331公顷,比上年增加2424公顷,增长3.4%。其中,谷物种植面积65853公顷,增加1094公顷,增长1.7%;豆类种植面积4880公顷,增加1044公顷,增长27.2%;薯类种植面积3598公顷,增加286公顷,增长8.6%。油料种植面积23845公顷,增加1708公顷,增长7.7%。蔬菜类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6487公顷,增加150公顷,增长0.6%。
全年全市粮食产量508776吨,比上年增加26862吨,增产5.6%。其中,谷物产量481649吨,增产4.8%;豆类产量12996吨,增产35.9%;薯类产量14131吨,增产11.1%。油料产量38426吨,增产5.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44591吨,增产1.2%。
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3.72万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猪肉产量11.38万吨,增长1.7%;牛肉产量0.14万吨,增长6.9%;羊肉产量0.48万吨,增长4.5%。禽蛋产量0.83万吨,增长5.2%;年末生猪存栏62.65万头,增长1.3%;生猪出栏148.22万头,增长1.6%。水产品产量4.01万吨,增长2.2%。
年末全市共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3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5.14亿元,比上年下降8.7%。农民专业合作社2313个,比上年增加117个;合作组织成员7.26万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94.97亿元,比上年增长8.3%,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9.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8.0%,重工业增长6.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16.0%,集体企业下降4.5%,股份合作企业增长5.9%,股份制企业增长8.9%,私营企业增长10.5%,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4.7%;分行业看,32个行业大类中,23个实现增长,占比达到71.9%。其中,供应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新产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2.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1.7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0.9%,汽车制造业增长18.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8.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0.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9%,较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煤炭、陶瓷、水泥、烟花鞭炮、冶金五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2.9%,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5.7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9%,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4.7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4.6%,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