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柳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7-05-29来源:柳州市统计局 点击:
全年共获广西科学技术奖17项,其中:技术发明奖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登记市级科技成果358项,推荐登记自治区级科技成果218项;吸纳技术成果187项,技术交易额6.27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演出场次659场,观众人数94.8万人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1个,藏书总量1875.14千册。文化馆10个,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54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1%,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
十一、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338个。其中医院70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152所(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5个,乡镇卫生院93个,村卫生室1044个,门诊部1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94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2所(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卫生监督机构7个),其他卫生机构4所。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0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0万人,注册护士1.35万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26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73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0.41万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0.12万张。全市甲类传染病无发病;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100347例,报告发病率263.6/10万,报告死亡率8.71/10万;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59688例,报告发病率1520.58/10万,报告死亡率1.675/10万。
柳州体育健儿在世界比赛中获4枚铜牌。在全国比赛中获68枚金牌,39枚银牌。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市区平均气温21.9℃,比上年升高0.4℃。市区年总降水量1605毫米,比上年偏少19.7%。市区年末总蒸发量1026.3毫米,比上年增长8.4%。
全市现有水库313座,其中中型水库11座,小型水库302座。年初蓄水量为23347万立方米,年末蓄水量为12344万立方米。年末蓄水量比年初蓄水量减少11003万立方米,全年全市水库最大蓄水量为28862万立方米(6月上旬),最小蓄水量为12344万立方米(12月下旬)。全年蓄水工程供水总量为44523万立方米,全年蓄、引、提工程供水总量为91561万立方米。
全年植树造林面积0.9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1.9%。全市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5%。活立木蓄积量0.75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0.7亿立方米。
柳江饮用水保护河段保持国家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部分河段达II类水质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3%。
全市建城区面积252.51平方公里。全市绿化覆盖面积11104.03公顷,比上年增长9.5%,其中建成区9917.94公顷,增长7.3%。园林绿地面积9613.87公顷,增长7.3%,其中建成区8327.07公顷,增长8.1%。公园绿地面积2750.86公顷,增长3.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3平方米。公园44个,面积1684.55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3.0%,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市区建成区面积188.49平方公里。市区绿化覆盖面积9181.22公顷,比上年增长2.9%,其中建成区8283.22公顷,增长3.2%。市区园林绿地面积7962.20公顷,增长2.8%,其中建成区6884.9公顷,增长3.2%。市区公园绿地面积2237.84公顷,增长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6平方米。市区公园35个,面积1463.74公顷。市区建成区绿地率36.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0%,提高0.3个百分点。
全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86.60万立方米/日。全年售水量4.46亿立方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2.88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1.24亿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0.33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日生活用水196.95升。
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72万立方米/日,处理量2045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92.9%,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51.0%,提高1.4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燃气普及率86.2%,用水普及率96.6%。城市道路长度1452.70公里,增长3.3%。全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1.69平方米。
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1653.10万吨标准煤(等价值),比上年增长2.4%,增幅比GDP增幅低4.9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下降4.6%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全口径统计)死亡259人,比上年下降4.1%。亿元GDP事故死亡率0.108,比上年下降7.7%。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25起,造成206人死亡、13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36.56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23,比上年上升23.2%。全年火灾事故死亡人数7人,直接经济损失547.76万元。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按上年价格计算。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