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赤峰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7-04-08来源:赤峰市统计局 点击:
赤峰市统计局
(2017年3月16日)
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改革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和新成效,全市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0.52万人,比上年增加0.5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7.9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48.29%。全年出生人口4.24万人,出生率为9.85‰;死亡人口2.73万人,死亡率6.37‰;人口自然增长率3.48‰。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3.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2.41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908.57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732.30亿元,增长8.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4936元,增长7.3%,按年均汇率计算折合为6765美元。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4.9:47.4:37.7调整为15.1:47.0:37.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7%、48.0%和44.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3.4和3.3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101.1%,比上年上涨1.1%。分八大类消费类别看,呈现“五升三降”。食品烟酒价格上涨3.6%,衣着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2%,医疗保健上涨0.4%,居住下降0.4%,交通和通信下降0.2%,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0.1%。
全市城镇新增登记失业人数2.5万人,新增就业人数3.2万人,登记失业率3.99%。全市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口70.6万人。
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1.78亿元,比上年增加7.20亿元,增长6.9%;12个旗县区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超过3亿元,其中,红山区超过20亿元,松山区、元宝山区超过10亿元。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39.49亿元,增加24.46亿元,增长5.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40亿元,增长13.6%;公共安全支出19.06亿元,增长8.1%;教育支出83.02亿元,增长5.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1.91亿元,增长17.6%;医疗卫生支出38.23亿元,增长8.1%。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达345.81亿元,增长7.8%,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8%;扶贫支出10.82亿元,增长64.4%。
二、农业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93.3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3%。粮食总产量503.24万吨,比上年下降2.5%。其中,玉米产量381万吨,下降8.8%;谷子产量46.3万吨,增长21.6%;小麦产量12.66万吨,增长6.6%;大豆产量1.64万吨,增长115.4%;马铃薯产量80万吨,增长26.6%。
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7.4万吨,增长19.9%;甜菜产量113.7万吨,增长34.6%;蔬菜产量484.45万吨,增长8.7%;瓜果类产量25.60万吨,下降6.5%。
牧业年度(六月末)全市牲畜存栏2231.96万头(只),比上年减少53.12万头(只),下降2.3%。牲畜良种及改良种率90.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牲畜出栏率60.3%,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猪出栏394.74万口,牛出栏126.75万头,羊出栏817.73万只;能繁殖基础母畜存栏1111.22万头只,比上年减少1.8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49.11万吨,增长5.9%。其中,猪肉产量13.25万吨,增长1.9%,牛肉产量10.21万吨,增长3.6%。羊肉产量10.22万吨,增长12.4%。禽肉产量12.78万吨,增长6.0%;奶类产量42.45万吨,增长8.2%;蛋类产量41.33万吨,增长2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761.36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0%。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2%,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1.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7.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4.1%,其他企业增加值下降27.6%。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冶金、能源、食品、医药、建材、纺织、化工和机械等八个重点行业增加值增长7.0%,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94.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6个百分点。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全市原煤产量1768.59万吨,比上年下降26.5%;发电量236.6亿千瓦小时,增长4.4%。其中,风力发电67.8亿千瓦小时,增长19.0%;铁矿石原矿量2480.3万吨,下降6.4%;十种有色金属43.48万吨,增长5.6%;钢材328.52万吨,增长2.8%。其中,线材86.53万吨,下降39.6%;水泥678.6万吨,增长26.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3.5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实现利润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产品销售率98.0%,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47.21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147个;施工企业房屋建筑面积1042.3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竣工房屋面积423.4万平方米,下降43.1%;房屋建筑竣工率4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9.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单位投资543.67亿元,增长46.6%;集体经济单位投资103.44亿元,增长187.6%;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88.6亿元,下降23.4%;其他经济类型单位投资533.57亿元,增长9.2%。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242.30亿元,增长17.7%;第二产业投资505.93亿元,下降15.6%。其中,工业投资502.97亿元,下降14.8%;第三产业投资721.05亿元,增长54.4%。从项目隶属关系看,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384.78亿元,增长11.1%;中央项目完成投资84.5亿元,增长2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