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银川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7-03-19来源:银川市统计局 点击:
2016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这一年,面对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团结一心,负重拼搏、戮力攻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推进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以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开放内涵式发展,深入实施“反梯度”战略,弯道超车,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7.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8.61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25.46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33.21亿元,同比增长10.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269元,比上年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为3.6:51.0:4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42.5%、55.4%。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9.1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万人。其中回族人口56.3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7%。城镇人口165.86万人,乡村人口53.25万人;男性110.33万人,女性108.7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0‰,死亡率为4.7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1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7%,衣着类上涨2.6%,医疗保健上涨2.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1%,居住类和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均上涨0.7%,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下降3.6%,新建住宅价格指数下降0.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0.8%。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3.20亿元,增长13.0%,其中税收收入106.22亿元,增长7.6%,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1.3%。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397.04亿元,增长5.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1.07亿元,增长15.0%。其中八大项支出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0.3%、公共安全支出增长24.9%、教育支出增长9.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5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8.6%、节能环保支出下降5.7%、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6.6%。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6.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2]。其中农业产值74.55亿元,增长4.4%;林业产值1.25亿元,下降8.5%;畜牧业产值26.51亿元,增长3.3%;渔业产值7.37亿元,增长10.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06亿元,增长4.8%。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2%;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74万公顷,增长18.7%。蔬菜播种面积3.26万公顷,园林水果播种面积2.76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84.15万吨,增长0.8%;其中小麦产量9.84万吨,增长24.7%。蔬菜产量170.66万吨,增长6.3%;园林水果30.39万吨,增长5.6%。肉类产量5.15万吨,增长3.3%,其中猪肉产量1.49万吨,增长1.8%,牛肉产量1.63万吨,增长4.3%,羊肉产量1.49万吨,增长5.5%。年末大牲畜存栏19.13万头,生猪存栏15.29万头,羊只存栏数66.09万只,家禽数216.45万只。禽蛋产量2.19万吨,下降1.5%;牛奶产量47.18万吨,下降4.4%;水产品产量7.36万吨,增长3.5%。
全年农村用电量3.54亿千瓦小时,增长1.7%;农用化肥施用量(按实物量计算)23.39万吨,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03.74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33.06亿元,增长8.5%[2],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大中型企业增加值427.97亿元,增长9.8%。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122.68亿元,增长13.7%;重工业增加值410.38亿元,增长7.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57.99亿元,增长1.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425.65亿元,增长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77.10亿元,增长11.0%。
按行业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64.89亿元,下降13.6%;石油加工、炼焦业增加值100.84亿元,增长11.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99.72亿元,增长35.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67.80亿元,增长1.4%;纺织业增加值39.38亿元,增长28.2%。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232.41亿元,增长12.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891.56亿元,比上年增长4.6%,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3.80%;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93.16亿元,比上年增长4.3%;主营业务成本1351.71亿元,增长1.6%。利润总额67.06亿元,增长4.4%。工业品出口交货值75.15亿元,亏损企业亏损36.96亿元,企业亏损面20.5%,应收账款净额250.73亿元,资产负债率66.80%。
全年全市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362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52.55亿元,下降5.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值130.16亿元,下降1.9%;建筑装修装饰业实现产值5.69亿元,下降24.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46.85万平方米,下降18.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61.38万平方米,下降16.0%。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70亿元,下降0.1%;实现税金总额14.29亿元,增长1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150.81亿元,增长24.8%;更新改造投资38.14亿元,下降79.4%。按投资主体分,国有经济投资859.59亿元,增长8.6%;非国有经济投资863.72亿元,增长15.3%。按投资结构分,第一产业投资28.47亿元,比上年下降7.2%;第二产业投资717.81亿元,增长18.0%,其中工业投资717.46亿元,增长18.9%,建筑业投资0.35亿元,下降93.2%;第三产业投资977.02亿元,增长8.4%。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399.10亿元,增长2.3%。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7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住宅开发投资278.16亿元,增长9.5%。商品房施工面积4272.83万平方米,增长1.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650.21万平方米,增长1.6%;商品房销售面积564.86万平方米,增长6.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92.84万平方米,增长8.4%;商品房待售面积723.08万平方米,增长10.0%,其中住宅待售面积404.81万平方米,增长4.8%。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70.57亿元,增长3.2%,其中住宅销售额219.23亿元,增长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