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淄博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6-04-07来源:淄博市统计局 点击: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143天,比上年增加23天。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比上年降低27.8%、6.2%、5.5%、8.3%。14个市控河流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比上年改善0.6%和25.7%。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气象地震服务保障到位。全年平均气温14.3℃,比上年降低0.3℃。平均降水量629.8毫米,增加245.6毫米。现有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82个区域气象观测站,全年发布各类预警信号91次、重要天气预报14份。形成了较为可靠的防雹增雨火力网,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影响面积4899平方公里。地震台网的观测效能较高,拥有强震台8个、测震台7个。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按省考核标准统计,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42起,比上年下降12.9%。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231起,下降13.5%;工矿商贸事故11起,与上年持平。各类安全事故中死亡109人,下降6.8%。
十三、人口和居民生活
人口平稳增长。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4.2万人。户籍人口总户数为150.4万户,总人口为429.6万人。其中,男性214.1万人,女性215.5万人。出生人口4.4万人,出生率为10.3‰;死亡人口2.6万人,死亡率为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793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工资性收入23548元,增长7.8%;经营净收入3342元,增长6.9%;财产净收入3003元,增长7.3%;转移净收入3899元,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120元,增长7.2%。其中,食品烟酒支出5598元,增长6.6%。
农村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4531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11366元,增长8.8%;经营净收入1815元,增长7.8%;财产净收入355元,增长9%;转移净收入995元,增长8.3%。人均消费支出10372元,增长9.5%。其中,食品烟酒支出2932元,增长9.1%。
社会福利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50元,保障人数1.6万人。农民最低生活年保障标准由2880元提高至3050元,保障人数5.1万人。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10个,收养1.4万人,比上年增长3.4%;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3.4万张,增长11.5%。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亿元,比上年增加0.6亿元。社区服务中心达156个,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3882个。
注:1.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
2.全年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可比价)计算。
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5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200万元及以上的单位。
5.资质内建筑企业是指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建筑企业(含劳务分包企业)。
6.对外贸易数据取自商务局。
7.保险深度是保费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值,反映了某地区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8.PCT为PatentCooperationTreaty《专利合作条约》的简写,PCT专利申请是指通过《专利合作条约》向外国提出的专利申请。通过PCT申请专利,只需提交一份国际专利申请,就可以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而不必向每一个国家分别提交专利申请,为专利申请人向外国申请专利提供了方便。我市鼓励PCT专利申请,即鼓励向国外申请专利。
9.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
10.因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部分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名称和统计口径有所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