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廊坊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6-03-28来源:廊坊市统计局 点击:
从批准、注册情况看,年内新批项目28个,比上年增加10个;总投资(含增资)146851万美元,增长39.0%,其中合同外资额(含增资)70409万美元,增长45.1%。年内新注册项目25个,比上年增加5个;注册资本44105万美元,增长52.2%,其中外方注册资本43975万美元,增长1.1倍。年末实有三资企业501家。
据海关统计,全市进出口总值48.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2%。其中出口总值23.4亿美元,下降4.9%;进口总值25.1亿美元,下降11.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市加快推进京津路网对接项目,努力拓展廊坊发展承载空间,重点打造“现代立体交通平台”。截至2015年底,廊坊市公路通车里程10521公里,路网密度164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方面,境内已通车高速公路8条段(G1N京秦、G1京哈、G2京沪、G3京台、G18荣乌、G45大广、S3廊沧、S24廊涿),总里程341公里;普通干线公路方面,境内共有25条,总里程736公里,其中国道5条,总里程194公里;省道20条,542公里。另外农村公路9443公里。
全市9个县(市、区)均已通达北京公交车。市区开通了首都机场客运专线。
全市邮电业务收入完成44.3亿元,比上年下降2.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1亿元,下降6.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06.3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86.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220.5万个。
全年共接待游客202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4%,实现旅游收入201.9亿元,增长32.2%。其中,接待国际游客13.7万人次,增长3.9%,创汇5472.2万美元,增长1.0倍;接待国内游客2012.9万人次,增长22.6%,创收198.6亿元,增长31.4%。
八、财政和金融
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3.4亿元,增长2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6.9亿元,增长61.0%。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11.1亿元,比年初增加1077.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385.3亿元,比年初增加288.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420.9亿元,比年初增加801.8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1.0万人,在校生2.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4万人,在校生7.1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2.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初中学校招生4.5万人,在校生13.9万人;普通小学招生8.3万人,在校生40.4万人;全市各类幼儿园在园幼儿15.1万人;特教学校在校生1006人;小学附设学前班在校生5.3万人。2015年高考报名考生1.8万人,其中本一、二、三段上线人数分别为1905人、3206人和5707人;体育、艺术本科提前批上线1326人。
经省科技厅认定的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54家。登记科技成果98项,其中国际领先2项,国际先进9项,国内领先59项,国内先进28项。14项科技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突出贡献奖1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1项。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60项。专利申请3777项,其中发明专利797项。专利授权2962项,其中发明专利299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9个,艺术表演场所(公有制)6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4个。
年末全市共有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234个,其中医院11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17906张,其中医院拥有14074张,卫生院拥有3832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1886人,其中执业医师7426人,执业助理医师2008人。乡镇卫生院90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569人。全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02.1万人,参合率达到97.0%。
《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各项目标如期完成,农村和城市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85%以上。截止2015年底,全市登记注册各类体育社会组织116个,街道乡镇级体育组织87个,全民健身点175个;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800人,体育人口159万人,占总人口的35.3%。元旦长跑、全民健身日、游园健步走、自行车耐力骑行、广场舞展示、市直机关体育运动会等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继续开展并日臻完善。竞技体育队伍建设全面加强,面向全国引进高水平教练员35人,向省级以上专业队伍输送优秀运动员39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60.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7万人。出生人口6.7万人,出生率为14.65‰;死亡人口1.9万人,死亡率4.07‰;净增人口4.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58‰,比上年降低5.27个千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925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159元,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152元,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654元,增长7.1%。
各类企业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含省直管县数据)67.4万人,其中在岗职工58.6万人,离退休人员8.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0万人,其中在岗职工14.2万人,离退休人员4.8万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社会发放率和足额发放率均为100%。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9.4万人,新增3.1万人。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7.8万人,新增1.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5.4万人,参保率达到99.2%。全市共有6.1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减少1.8万人。其中,城镇居民1.0万人,农村居民5.1万人。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5.34%,绿地率41.9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7平方米。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504.0公里,道路总面积987.4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624.3公里。天然气管道总长度1269公里。供热管道总长度924公里,城市集中供热面积2148.0万平方米。现有水厂5座,日产水能力16.9万立方米,管线总长度311.4公里,5座水厂全年供水量为4048.1万立方米。市区公交线路34条,运营里程790公里,运营车辆556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