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三亚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05-16来源:三亚市统计局 点击:
2013年,面对依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锐意改革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呈现和谐共进的发展局面。
一、综合
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73.49亿元(含农垦,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增速分别高于全年预期目标、全省增长水平0.1、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82亿元,比上年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73.80亿元,比上年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4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市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扶持总部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积极引进机构总部和区域总部落户。中铁子悦薹城市综合体建成,远洋地产等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南航三亚总部基地项目加快建设。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平稳发展,国家开发银行三亚分行、民生银行三亚分行相继成立并营业、三亚农商银行顺利完成改制,泰康人寿保险总部落户三亚进入前期筹建阶段。海棠湾度假中心、创意产业园区、动漫基地基础建设稳步推进。传统重点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随着千古情景区开业迎宾,文化与旅游融合程度进一步提升,邮轮、游艇、低空飞行加快发展,旅游产品更加丰富,休闲、养生、产权式酒店等投资力度加大,促使房地产转型升级加快。全年经济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14.1:20.6:65.3调整为13.3:19.8:66.9,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2.3%,贡献率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人均富裕程度进一步提高。按含农垦户籍平均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4989元,比上年增长10.5%;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约合10499美元,首次超过1万美元大关。
地方公共财政收支保持较快增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在全年商品房销售形势较好、旅游业较快发展等利好因素带动下,全市完成公共财政收入67.50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税收收入58.68亿元,增长14.6%;非税收收入8.82亿元,增长32.6%。税收收入中,主体税种营业税21.97亿元,增长26.2%,完成全年预算的104.0%;企业所得税6.97亿元,增长24.0%;在营改增的带动下增值税增长78.2%,个人所得税增长78.1%,土地增值税增长34.0%,房产税增长14.1%。
财政用于民生支出逐步加大: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支出88.42亿元,增长6.9%。全年压缩行政经费支出,将资金重点投放于民生保障方面,与之息息相关的教育、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13.9%、12.5%、12.5%、11.1%、10.8%,分别高于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增速7.0、5.6、5.6、4.2、3.9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可控。全市CPI累计同比上涨3.2%,涨幅处于温和可控状态。
从1-12月累计分类上涨情况来看,食品类上涨4.1%,其中菜类11.7%,蛋类上涨12.3%;居住类上涨7.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0%;烟酒类上涨1.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衣着类上涨0.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6%;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2%。
从全年物价走势情况:月度同比来看,由于上年同期为春节在1月份,物价同比上涨仅1.0%,除旅游淡季4-7月涨幅在1%~3%之间,其他月度涨幅均在3.0%~4.4%;累计同比来看,全年物价涨幅基本呈逐渐上升趋势。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东部海棠湾国家海岸开发进展顺利并取得新成效。2013年,海棠湾片区完成投资额11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2.8%。西部崖城创意产业园建设和招商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续建、在建的13条市政道路大部分工程已完成过半或接近完成;其他配套设施均已开工建设,其中标准厂房及其展厅、宝平山陵园一、二期工程已完成建设;园区信息中心已进入实质性组建阶段。2013创意产业园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7亿元。新增复旦科技园三亚基地、三亚爱心中利新能源汽车及游艇研发总部、中航工业海南区域总部等项目。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消费市场增长动力不足。随着离岛免税新政翘尾因素不断弱化,限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增长拉动作用逐步减弱;受中央“八项规定”影响,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呈下降态势。二是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回落,加之同期对比基数较大,工业增速明显放缓。
二、改革开放
(一)体制改革
各项改革取得新成效。继续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改革中期评估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部分行政审批项目,删减了申请条件和材料,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办事速率。增加网络申报项目审批项目,实现网络审批全覆盖。继续深化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扩大工资统发范围,制定《区镇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实现市级和区镇级公务卡改革全覆盖;建立完善我市预决算公开工作机制,通过媒体、政府门户网站对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信息进行公开。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出台了《三亚市城乡一体化土地收益分配和管理暂行办法》,提高各区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净收益分享比例,用于支持区镇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了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河西区社区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深化,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二)对外开放
加强对外交流,城市影响力继续提升。积极参加省政府组织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定向招商活动以及“投洽会”、“泛珠大会”、“京交会”等大型经贸活动。成功举办热带兰花博览会、第四届清华三亚国际数学论坛、2013年第二十一届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环海南岛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大帆船赛、中国沙滩排球大赛、中国木球大赛、中国桥牌大赛、中国海洋旅游年启动仪式、中国新丝路模特大赛、沙滩比基尼文化节、沙滩音乐节和力加沙滩音乐啤酒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