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临沧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04-09来源:临沧市统计局 点击:
临沧市统计局
2015年3月31日
2014年,临沧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崛起”发展战略,以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突破,抓项目、破瓶颈、彰特色、促跨越,加快推进总部经济、飞地经济,着力打好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加快“10大产业、10大园区、10大基础设施”建设,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实体经济困难、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不利因素,全市经济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全市常住人口249.3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城镇人口87.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5.18%。全年出生人口3.23万人,出生率12.96‰;死亡人口1.62万人,死亡率6.5‰;自然增长率6.46‰;计划生育率92.03%;优选节育率83.29%。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46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71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98.76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123.65亿元,增长10.1%。人均GDP18710元,增长10.5%。
非公经济发展加快。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00.1亿元,增长20.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3.0%,比上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58.85亿元,比上年下降2.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26亿元,增长1.1%;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4.45亿元,增长7.2%。
就业人员持续增加。2014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3%。
居民消费价格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6%,其中:食品上涨4.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9%,居住上涨3.4%;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跌1.0%。
二、农业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6.84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农业产值141.05亿元,增长6.6%;林业产值14.43亿元,增长1.5%;牧业产值62.40亿元,增长6.9%;渔业产值4.92亿元,增长10.9%;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4.04亿元,增长6.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9.5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18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4万公顷,增加0.06万公顷;甘蔗种植面积10.65万公顷,增加0.32万公顷;茶叶种植面积9.03万公顷,增加0.4万公顷;烤烟种植面积2.69万公顷,减少0.22万公顷;核桃种植面积50.22万公顷,增加1.02万公顷。
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102.01万吨,比上年增产3.5%。其中,夏粮产量14.98万吨,增产5.7%;秋粮产量87.03万吨,增产3.1%。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23.41万吨,减产3.5%;小麦产量6.46万吨,增产0.6%;包谷产量55.99万吨,增产6.5%。
全年油料产量2.74万吨,比上年增产5.3%;甘蔗产量651.99万吨,增产2.0%;烤烟产量4.67万吨,减产17.0%;蔬菜产量59.95万吨,增产10.3%;茶叶产量10.21万吨,增产22.9%;核桃产量17.12万吨,增产24.4%;水果产量26.88万吨,减产31.7%。
全年肉类产量27.72万吨,比上年增长3.8%。其中,猪肉产量21.78万吨,增长1.2%;牛肉产量2.83万吨,增长14.6%;羊肉产量0.83万吨,增长9.1%。年末生猪存栏309.48万头,增长4.8%。禽蛋产量1.12万吨,增长47.8%。
全年水产品产量6.54万吨,比上年增长0.2%。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73864千瓦特,比上年增长2.6%。大中型拖拉机35445台,比上年增加1852台,小型拖拉机24956台,比上年减少445台,农用排灌机械动力13237千瓦特,比上年增长9.4%。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67千公顷,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2.4千公倾,比上年增加26.87千公顷,水利工程供水量98499.78万立方米,为农业供水74447.41万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4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3亿元,增长14.4%。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下降2.6%;股份制企业增长1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46.6%;其他企业增长6.2%。轻工业增长9.4%,重工业增长17.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2.18亿元,增长0.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9.57亿元,增长18.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增加值3.9亿元,增长13.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9亿元,增长4.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3.31亿元,增长13.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58亿元,增长37.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实现增加值34.81亿元,增长1.1%。
全年12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2.63亿元,增长18.0%;实现利税22.33亿元,下降17.8%。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全市有工作量的本地建筑施工企业51个,实现总产值52.2亿元,增长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64.79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68.4亿元,增长2.8倍;第二产业投资120.13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投资376.26亿元,增长30.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4.82亿元,同比增长30%;房屋施工面积711.48万平方米,增长6.4%,房屋销售面积58.16万平方米,下降20.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0.26万平方米,下降25.5%。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平稳较快增长。年末通公路里程15735公里,比上年增加880公里,年末机动车保有量63.96万辆(不含拖拉机),比上年增长13.5%,其中汽车保有量11.01万辆,增长11.8%。完成货运量3109万吨,增长12.8%,货物周转量210369万吨公里,增长14.7%,客运量984万人,增长3.5%,旅客周转量100681万人公里,增长1.1%。完成航空客运量28.76万人次,增长44.0%,客座率72.5%,比上年降低3.5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