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抚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04-22来源:抚州市统计局 点击:
2014年是抚州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三大战役”、建设幸福抚州的提升之年。一年来,全市上下主动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定力,狠抓发展升级,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综合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36.7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3.74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534.89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328.14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17.4:52.0:30.6调整为16.7:51.6:3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5.21亿元,增长1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1.48亿元,增长19.9%;外贸出口总额153985万美元,增长23.5%;城镇化率43.5%,提高1.4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增长3.2%。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与上年相比呈现温和上升趋势。其中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5.4%,涨幅居首,食品类居次,上涨5.3%,衣着类上涨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7%,居住类上涨1.5%,烟酒类和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分别上涨0.4%和0.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5%。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50.07亿元,增长14.9%。其中,税收收入124.83亿元,增长16.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6.38亿元,增长15.8%。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4.81亿元,增长11.7%。坚持公共财政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公共事业倾斜。其中:教育支出51.37亿元,增长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07亿元,增长10.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56亿元,增长23.5%;医疗卫生支出26.67亿元,增长3.4%;农林水事务支出41.32亿元,增长11.7%;住房保障支出14.23亿元,增长32.9%。
二、农业
2014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粮食总产量达291.49万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早稻总产量110.15万吨,增长1.0%。甘蔗产量20.03万吨,下降0.6%;油料产量5.63万吨,增长2.8%;蔬菜产量141.93万吨,增长4.0%;水果产量157.17万吨,下降1.7%;茶叶产量0.25万吨,下降2.1%;棉花产量0.35万吨,下降4.7%。肉类总产量33.69万吨,增长2.9%,其中猪肉产量23.08万吨,增长2.43%;禽肉产量9.92万吨,增长3.8%。全年水产品产量18.47万吨,增长5.2%。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11.62万亩,比上年下降0.3%。甘蔗种植面积5.76万亩,下降0.3%;油料种植面积38.68万亩,下降0.5%;蔬菜种植面积97.02万亩,增长1.9%;棉花种植面积3.06万亩,下降4.8%。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新发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49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01家,达到3122家;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31个、达到360个,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4个;全市1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列入江西省农业产业集群的10个主导产业,2014年销售收入达161.32亿元,利税6.2亿元,带动农户27.43万户。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投入5亿元,建设685个新农村建设村点。全市151个乡镇全部完成规划或编修。投入资金18.4亿元,391个水利建设项目基本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扩大到20万亩。完成“森林城乡、绿色通道”项目118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4年,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步向好态势。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443.35亿元,增长11.1%,占GDP的比重为4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5.21亿元,增长11.7%。国有企业0.91亿元,增长10.8%;股份制企业161.34亿元,增长12.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0.64亿元,增长0.6%。
全市工业园区开发面积49.94平方公里,同比增长11.3%。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由1333.33公顷扩大到2148.59公顷。全市工业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16.09亿元,增长16.0%,其中抚州高新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1.22亿元,抚北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进入“两百亿”行列,完成208.15亿元。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市六大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39.24亿元,增长13.5%,其中有色金属加工产业超过三百亿元,纺织服装与化工建材突破二百亿元。全市工业园区内投产工业企业1013家,增长10.7%。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户,达到823户。
全年全市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1.54亿元,增长11.1%。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51.34亿元,增长21.0%;建筑业劳动生产率165807元/人(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下降21.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1.48亿元,增长19.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7.25亿元,同比增长20.5%。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2.93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投资560.70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投资363.61亿元,增长36.2%。
全年工业完成投资559.87亿元,增长12.7%。其中:纺织业、纺织服装及服饰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分别为44.85亿元、35.86亿元和25.22亿元,分别下降40.0%、13.3%和29.7%。全市全年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717.66亿元,增长11.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5.0%。其中,民间投资完成688.74亿元,增长10.8%。
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6.7亿元,增长54.8%,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3.7%。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8.88亿元,增长21.5%。商品房竣工面积152.03万平方米,下降7.4%;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295.40万平方米,下降2.7%。
五、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201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50亿元,增长11.7%。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304.99亿元,增长11.6%;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74.51亿元,增长12.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是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的主导力量,实现零售额335.99亿元,增长11.6%,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8.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3.51亿元,增长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