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郑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04-23来源:郑州市统计局 点击: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市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231项,比上年下降1.8%;其中省级以上项目282项,增长41%;市级项目949项,下降10%。全年完成重大科技成果511项,增长14.3%;其中基础理论成果41项,增长46.4%;应用技术成果440项,增长14.6%;软科学成果30项,下降14.3%。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24307件,增长20%;授权量12316件,增长18.7%。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247份,下降16.5%;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110.9亿元,增长22.1%。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6个,比上年增长6.7%;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82个,增长6%。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4项。
年末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2个,招生7354人,比上年增长4.9%;在校研究生20020人,增长3.9%;毕业6539人,增长6%。全市普通本专科学校56所,招生24.1万人,比上年下降1.1%;在校学生78.3万人,增长4.8%;毕业19.5万人,下降1.8%。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31所,招生10.4万人,增长10.6%;在校学生25.8万人,增长7.2%;毕业8.6万人,下降11.1%。普通高中106所,招生6万人,增长0.9%;在校学生17.7万人,增长3.7%;毕业5.5万人,增长0.2%。普通初中291所,招生10.8万人,比上年增长5.7%;在校学生31.6万人,增长8.9%;毕业9万人,增长3.9%。普通小学935所,招生14万人,比上年增长1.8%;在校学生75.1万人,增长6.5%;毕业10.1万人,增长1.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园在园幼儿34.3万人,比上年增长3%。全市共有专任教师14.4万人,比上年增长4.5%;其中高等学校4.1万人,增长3.1%;普通中等职业学校1.1万人,增长3.2%;普通中学3.5万人,增长6.7%;普通小学3.5万人,增长2.3%;幼儿园2.1万人,增长8.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博物馆31个,综合档案馆1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42.7万卷,艺术表演团体16个。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173.5万户。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个。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007个,比上年下降0.5%。其中医院、卫生院313个,下降0.5%;拥有床位74645张,增长8.6%;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69724张,增长9%。卫生技术人员81616人,增长7.2%;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9202人,增长9.1%;注册护士38027人,增长7%。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6个,卫生技术人员529人;妇幼卫生机构14个,卫生技术人员3817人。专科疾病防治医院3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7个。乡镇卫生院100个,卫生技术人员4612人,床位4936张。
全市新增全民健身路径工程85条,新增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60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26个。销售体育彩票19.9亿元,增长38.1%。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412.7平方公里。市区城市自来水供水管道达到2842.7公里,新铺设城市排水管道215.5公里,新扩建城市道路109.8公里,面积337.6万平方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96.9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6%,其中工业用电量329.8亿千瓦时,下降3.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8.3亿千瓦时,下降2.3%。供水总量达3.41亿立方米,日供水能力145.4万立方米。城市居民燃气化率达90.15%。
全年新开公交线路24条,更新、增加公交车辆540辆,年末实有公交车6297辆,比上年增长9.6%;城市公交客运量达9.87亿人次。
全年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1723.4万平方米;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12.2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2%。公园达到74个,公园面积2259.6公顷,公厕963座。
全市建成无燃煤区78个,面积211平方公里。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7个,污染源治理投资4.8亿元;限期治理污染企业7个。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二级天数为163天。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82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0.77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6.2%。
全年共发生伤亡事故1264起,比上年增长1.9%;造成死亡115人,增长26.4%;事故直接财产损失3928.8万元,增长25.2%。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总人口937.8万人,比上年增长2%;其中女性人口456.3万人,增长2.5%;男性人口481.5万人,增长1.6%。城镇人口640.6万人,增长3.9%;乡村人口297.2万人,下降1.8%。全市全年出生人口9.6万人,增长5.8%;人口出生率10.29‰。死亡人口4.1万人,增长3.8%;死亡率4.39‰。全年净增人口5.5万人,增长7.3%;人口自然增长率5.9‰。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95元,比上年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2%;人均消费性支出20122元,比上年增长7.8%,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470元,比上年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125元,比上年增长8.6%,实际增长6.8%。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2.1平方米。
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2亿元,比上年下降14.2%;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5亿元,下降5.3%。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万人,下降14.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8万人,下降2.1%。全市参加失业保险149.1万人,比上年增长12%;年领取失业保险金者1.6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67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职工147.4万人,增长4%;离退休人员29.2万人,增长5%。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总人数为163.8万人,比上年增长3%;其中职工134.7万人,增长4%;离退休人员29.1万人,下降1.1%。接受城乡医疗救助1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2.6%;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5277.6万元,增长42.2%。
年末全市各类福利院床位数2.2万张,比上年增长4.5%;各类收养性福利单位收养1.3万人,增长17.4%。建立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479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47处。全年社会销售福利彩票15.4亿元,比上年增长5%。筹集社会福利资金9337亿元,下降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