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白银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04-25来源:白银市统计局 点击:
白银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白银调查队
(2015年3月25日)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新常态下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合理区间,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发展质量跃上新台阶,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97.58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11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51.05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89.42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1.62:54.73:33.65调整为11.48:50.45:38.07,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0.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4.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4.4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9094元,比上年增长9.2%。
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25亿元,比上年增长24.05%,占生产总值的1.26%。
图1:2008年-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速
图2:2014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图(%)
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2.73亿元,比上年增长4.7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亿元,增长7.83%。其中:市级收入7.97亿元,下降2.84%;县区收入18.03亿元,增长13.3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4.58亿元,下降2.68%。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7.24亿元,下降3.47%;农林水事务支出20.53亿元,增长9.88%;教育支出22.17亿元,增长0.72%;公共安全支出4.83亿元,下降5.2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9%,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消费品价格上涨1.8%。构成居民消费品价格的八大类中,食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分别上涨3.8%、0.1%、1.5%、2.7%;烟酒、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分别下降0.3%、0.2%、0.3%、0.8%。
图3:2014年分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5.8%。其中:轻工业增长0.1%,重工业下降5.9%;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5.9%,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1.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4.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1.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7.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7%。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60.14万亩,比上年增加4.38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63.34万亩,增长0.87%。小麦播种面积69.36万亩,下降0.17%;玉米播种面积146.45万亩,比上年增加5.21万亩,增长3.69%;薯类播种面积103.65万亩,下降0.75%;蔬菜种植面积28.3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5.1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83.27万吨,增长7.08%。其中:夏粮16.58万吨,增长10.51%;秋粮66.69万吨,增长6.26%。粮食亩产达到229.19公斤,较上年增加13.3公斤。蔬菜产量137.14万吨。油料、瓜类、水果产量分别为2.53万吨、13.52万吨、18.15万吨,红黑瓜籽产量1.31万吨。
全年全市造林作业面积32.28万亩,封山育林面积33.73万亩,幼林抚育作业面积98.14万亩,当年苗木产量7982万株,本年出售树苗3696万株。
年末大牲畜存栏25.14万头,其中:牛存栏7.94万头,猪存栏66.57万头,羊存栏193.91万只,鸡(鸭、鹅)年末存栏491.06万只;猪出栏74.99万头,牛出栏4.05万头,羊出栏148.35万只。肉类总产量8.8万吨,增长5.26%;鲜蛋产量1.61万吨,增长3.21%;牛奶产量2.76万吨,增长31.43%;水产品产量2007.19吨,增长5.45%。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42.27万千瓦,农用排灌动力18.37万千瓦。水窖41.75万眼。水平梯田242.41万亩,其中本年新增4.92万亩。年末拥有拖拉机68269台,联合收获机364台,农用水泵9951台,排灌溉动力机械12750台,农用运输车78701辆,其中低速载货汽车4523辆。全年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5.39万吨。农村用电量4.62亿千瓦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9.26万亩,当年新增0.8万亩。机械铺膜面积116.48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1.05亿元,增长1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34.82亿元,下降0.9%;省属企业完成增加值96.21亿元,增长18%;市以下企业完成增加值30.02亿元,下降0.3%。
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行业完成增加值57.05亿元,同比增长15.6%;煤炭行业完成增加值31.38亿元,增长23.2%;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0.27亿元,增长0.7%;电力行业完成增加值25.06亿元,下降1.5%。四大行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6.8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生产十种有色金属51.61万吨,下降3.04%,其中:铜增长21.79%,铅下降23.31%,锌下降0.38%,铝下降14.33%;发电量171.51亿千瓦时,下降5.51%,其中:火电下降5.48%,水电下降6.4%;水泥573.98万吨,下降10.7%;铁合金6.88万吨,增长51.22%;钢绞线9905吨,增长251.74%;电力电缆32752千米,增长2362.56%;硫酸68.18万吨,下降7.48%;烧碱10.25万吨,下降15.58%;黄金6520千克,下降40.62%;白银102.92吨,下降35.6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676.48亿元,同比增长1.49%,产销率为94.0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2.12亿元,增长18.39%;实现利润9.77亿元,下降36.82%。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共亏损43户,同比增加3户,亏损额为6.64亿元。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6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4.5亿元,增长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