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晋城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03-19来源:晋城市统计局 点击: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6个,博物馆1个。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新创作首演剧目4个;演出场次3120场,演出收入2088万元;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场馆3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总藏书46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069个,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9.5千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万人,每千人拥有病床4.4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3.8人。全市6县(市、区)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25%。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均为100%。全年各县(市、区)的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均达到了90%以上。碘盐覆盖率达到99.2%,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5.78%,各种地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市乡镇卫生监督站覆盖率达到100%。
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体育场馆3110个,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达334570人。全年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65枚、60枚和51枚(包括非奥运项目比赛)。全市销售中国体育彩票13979万元,增长44.1%。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30.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4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0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80‰;死亡人口1.19万人,死亡率为5.16‰;自然增长率为3.64‰。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1.05(以女性人口为100)。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05元,增长8.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7元,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87元,增长10.4%。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675元,增长8.7%;农村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3793元,增长13.3%。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6.5万人,减少1.0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60.5万人,增加0.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9.7万人,增加1.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7.4万人,减少0.8万人,其中,农民工22.1万人,减少0.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30.9万人,增加0.5万人。全市共有149.02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年末城镇低保人数23598人,减少3798人;农村低保人数76388人,减少52人;农村集中供养五保户1867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1490人。优抚对象16007人,享受定期抚恤1493人,享受定期补助12161人。全年共发放最低保障资金2.8亿元。全市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68个,床位数4660张,年收养救助人数2579人。全市社区服务站51个。全市福利企业26个,残疾职工449人。福利彩票发行单位1个,共销售福利彩票3.3亿元。全年直接接收捐赠款204.7万元,受益960人次。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有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5.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6.6%;全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个。
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09天。其中,一级天数19天,增加13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7.76,较上年下降19.3%。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48起,减少73起,下降7.9%;事故死亡226人,减少4人,下降1.7%。其中,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195起,增加30起,上升18.2%;事故死亡84人,增加11人,上升15.1%,占省政府下达我市控制指标86人的97.7%。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8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2299,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0。
公报注释: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2、除注明外,本公报所列增加、增长、减少、下降均系与上年比较。
3、公路里程、邮电及电信相关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邮电业务总量(包括邮政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
4、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