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果洛州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03-30来源:果洛州统计局 点击:
从销售地区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47万元,同比增长12.76%;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5万元,同比增长11.61%。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92.3万元,同比增长13.14%,其中:限额以上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067万元,同比增长14.68%,限额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425.3万元,同比增长12.68%;住宿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94.7万元,同比增长5.9%;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955万元,同比增长10.9%。
全州共有个体工商户3974户,同比增长13.03%,从业人员4142人,同比下降23.05%,注册资金14601.43万元,同比下降166.20%;私营企业247户,同比增加88户,增长55.35%,注册资金86735万元,同比增长31.67%。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年度CPI累计同比指数为10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构成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5.2、烟酒类价格指数为98.1、衣着类价格指数为10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指数为10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指数为100.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指数为10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为102.0、居住类价格指数为107.6。
七、财政、金融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较快,金融运行平稳。全州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048万元,同比增长26.9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88816万元,同比增长22.6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04285万元,同比增长19.24%,各项贷款余额63019万元,同比增长22.37%,各项存款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7737万元,同比增长14.60%。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州公路通车里程8872公里,同比增加365公里。其中:国道256公里,省道1643公里,县道1658公里,乡道2222公里,村道2929公里,专用道164公里。
全州邮政局(所)32个,其中:邮政局6个,代办网点2个,乡镇邮政所24个;邮政业务总量652.63万元,同比增长6.75%;全州电信局(所)10个,其中:城镇8个,农村2个;电信业务总量16907.28万元(含移动和联通),同比增长14.13%;全州有固定电话用户0.76万户,同比下降3.80%。移动电话用户17.18万户,同比增长5.53%,其中:电信4.75万户,移动8.56万户,联通3.87万户。
旅游方面,加大旅游资源宣传力度和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快旅游事业发展。全年来州旅游人数28.35万人次,同比增长32%,旅游总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3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1所,其中:幼儿园10所、小学50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高中2所、中职学校6所(含5所民办职校)。全州现有在校生34522名,其中:入园幼儿3997名、小学18430名、初中8074名、高中1859名、中职2162名。全州学前幼儿入园率为55%,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适龄儿童入学率99.76%,与上年持平;适龄少年初中阶段入学率97.0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0.9%,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员工2468人,专任教师1708人(其中:小学1061人、初中449人、高中113人、中职39人、幼儿园46人)。
全州共有科技馆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4个,科技大篷车1辆。《果洛牧草生长期干旱等级地方标准》获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也是果洛州获取的第一个省级科学技术成果。
全州地震观测台站6个,其中遥测台站2个。
十、文化和卫生
全州有文化事业单位18个,其中:艺术事业单位1个,图书馆7个,群众文化事业单位7个,博物馆1个,文管所1个,业余体校1个;电影发行机构7个,影剧院4个,电影放映单位14个;广播站8个,电视转播台36个,广播覆盖率96.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电视覆盖率98.2%,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州共有卫生机构81个(不含诊所等),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3个(含藏医院4个,民营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4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卫生监督所7个,计划生育服务站7个,其他2个;卫生人员84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50人(含执业(助理)医师198人,注册护士239人,药师23人,技师55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35人);其他人员99人。全州有病床872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有病床672张。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州人口出生率16‰,人口死亡率4.25‰,人口自然增长率11.77‰。年末总人口194156人。其中:藏族人口178371人,占总人口的91.87%;农牧业人口148173人,占总人口的76.3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7.95元,同比增长10.4%;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827.36元,同比增长13.29%。农牧民人均总支出3471.20元,同比增长9.83%,其中:生活消费支出3017.71元,同比增长10.4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2%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259人,同比增长2.5%;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63人,同比下降1.7%;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15人,同比增长4.5倍;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4万人,同比下降1.3%,实现劳务收入0.52亿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775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90763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6069人,参加失业保险5848人,参加工伤保险10074人,参加生育保险9771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4877人,参保率98%,参加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的农牧民148319人,参合率99.47%。
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州共完成净稳定脱贫人口10384人;贫困村人均纯收入2460.30元,较上年增加了392.80元,增长19%;共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760.52万元,较上年增长76.8%。在44个贫困村实施了扶贫开发项目,受益人口达5355户18743人。
社会福利事业状况。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840户,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59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716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600人;收养性单位数26个,供养人数291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