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孝感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10-03来源:孝感市统计局 点击:
2013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和特大干旱等复杂严峻局面,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竞进提质、效速兼取”的总要求,围绕推进“五个跨越”、建设“五个城市”,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全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综合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27.4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58万人,出生率10.58‰;死亡人口2.93万人,死亡率5.56‰,人口自然增长率5.02‰。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485.18万人,其中:城镇247.59万人,乡村237.5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1.03%。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8.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3.1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602.31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393.49亿元,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4:47.8:31.8调整为19.6:48.6:31.8。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长8.6%,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9.3%,住宿餐饮业增长4.5%,金融保险业增长21.8%,房地产业增长6.2%,其他服务业增长10.3%。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为37457元(以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提高10.1%。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3.1,比上年上涨3.1%。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6.4%,烟酒价格上涨0.3%,衣着价格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4.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3%,居住价格上涨0.7%,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0.8%。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2.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1.0,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1.3。
二、农业
全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3.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粮食种植面积534.41万亩,比上年增长0.7%;棉花种植面积44.49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种植面积172.10万亩,增长2.4%;蔬菜种植面积144.77万亩,增长4.8%。粮食生产经受住干旱和高温双重考验,顺利实现“十连增”,粮食产量223.64万吨,比上年增长1.7%;棉花4.14万吨,下降7.3%;油料24.21万吨,增长8.3%;蔬菜356.28万吨,增长4.5%。
全年牲猪出栏388.73万头,增长6.7%;家禽出笼13645.42万只,增长5.4%;水产品产量41.55万吨,增长5.0%(主要农业产品产量见附表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市109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9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市本级工业完成增加值55.68亿元,增长12.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0.6%,制造业增长1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3%。全市汽车机电、盐磷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金属制品等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8.58亿元,占全市58.1%,增长12.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2)。
工业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57.60亿元,增长17.5%;实现利税191.70亿元,增长18.7%;实现利润116.97亿元,增长20.5%。销售过20亿元企业11家,过10亿元企业25家。
建筑业发展壮大。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55家,实现总产值310.78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在155家建筑企业中,承包、专业承包企业122家,劳务分包33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持续扩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突破千亿元,达到1215.35亿元,增长29.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33.58亿元,下降28.4%;第二产业投资674.98亿元,增长24.1%,其中工业投资668.31亿元,增长24.3%;第三产业投资506.79亿元,增长45.1%,其中房地产投资111.13亿元,增长48.3%。
全年施工项目2144个,比上年下降10.9%,其中新开工项目1575个,下降18.2%。全市实施过亿元的项目412个,过10亿元项目33个,过50亿元的项目3个。
五、国内外贸易和外经
消费市场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2.64亿元,增长13.4%。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7.05亿元,增长13.2%;零售业实现426.11亿元,增长13.4%;住宿业实现3.64亿元,增长13.8%;餐饮业实现95.84亿元,增长13.6%。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478.10亿元,增长13.3%;乡村实现124.54亿元,增长13.9%。
外贸外资全面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达到10.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进口2.45亿美元,增长69.7%;出口7.80亿美元,增长22.6%。全年新批外资企业27家;新批合同外商投资3.37亿美元,增长29.4%;实际利用外资2.75亿美元,增长15.8%。
六、交通、通信和旅游
全年全市完成货物周转量61.8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2%;旅客周转量65.14亿人公里,增长14.7%。等级公路里程13701公里,其中一级公路93公里,二级公路1080公里,三级公路1342公里,四级11186公里。全年新(改)建等级公路799公里。
全市通信业实现营业收入25.22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邮政业3.75亿元,增长16.1%;电信业21.47亿元,增长8.6%。电话拥有量384.35万部,其中固定电话57.85万部,移动电话326.5万部。宽带互联网用户49.93万户。
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4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旅游综合收入83.98亿元,增长19.0%;接待境外游客1.06万人次,创汇499.31万美元。全年新增3A级旅游景区1家,新增四星级饭店1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27.57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05亿元,增长28.1%。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8.23亿元,增长25.5%。国税部门完成14.31亿元,增长2.5%;地税部门完成43.92亿元,增长35.4%;财政部门完成30.82亿元,增长33.5%。市本级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01亿元,增长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