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黄冈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10-03来源:黄冈市统计局 点击:
邮电业务总量29.28亿元,其中邮政2.82亿元,电信26.46亿元。全市营业网点148处,信筒(箱)317个,邮路总长度3112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31930公里。函件212.6万件,快递24.8万件,报刊期发数42.9万份,累计7128万份。
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25亿元,增长21%。创建旅游强县3个、旅游名镇3个、旅游名村17个,4A级景区达到10家,3A级景区发展到16家,1A级景区总数达到33家,星级宾馆(饭店)41家,其中四星级6家、三星级18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口径财政收入189.46亿元,增长22.8%。其中,上划中央收入37.83亿元,增长15.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9.98亿元,增长27.1%;税收收入达到53.02亿元,同比增加12.58亿元。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6.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财政支出390.68亿元,增长15.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0.82亿元,增长10.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3.17亿元,增长30.3%;教育支出60.34亿元,增长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73亿元,增长14.9%;医疗卫生支出29.71亿元,增长10.8%;环保支出7.25亿元;农林水利事务支出46.15亿元,增长6.5%。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1721.14亿元,各项贷款654.57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19.43亿元,增长20%,当年新增286.57亿元,同比多增20.36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54.21亿元,增长18.1%;当年新增贷款100.4亿元,同比多增14.16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账面盈利22.1亿元,比上年多盈利6.2亿元,增长38.92%。
全市商业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45.07亿元,同比增长17.08%;各项赔付和给付支出16.2亿元,同比增长78.7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幼儿园794所,在园幼儿15.51万人;小学746所,在校学生43.19万人;普通中学207所,在校学生33.8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9所,在校学生5.14万人;大学5所,在校大学生5.27万人。新改扩建乡镇公办幼儿园103所,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6所,4个县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87%。
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5家。建立了8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5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7家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1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省级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企业。与武大、华科等20所重点高校、科研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56名专家成为市政府咨询委员,开展了三批实习实训活动,吸引72所高校2万多名学生报名。全市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901人,新建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164个,创办企业54家,建立经济合作组织121家。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389项,新品种250个。创办合作社或各类专业技术协会322个,市级科技开发推广机构6个,县级科技开发推广机构72个。有15个示范基地和15个示范企业入选全省100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100家示范企业。培训农民技术骨干50.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4.8万多份。2013年全市申请专利1500件,授权专利500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建有文化馆12个,群艺馆1个,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2个,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藏书总数为190.5万册,文博单位30个,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7.23万平方米,文物藏品总计14.7万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4家,城关电影院12家;县级以上新华书店11个。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进展顺利,数字电视实现整体转换。广播覆盖率98.01%,电视覆盖率98.09%。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建成标准农家书屋4388个,建成乡镇文化站129个。
卫生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4283个(包括私营和个体),其中村卫生室3573个;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23192张;拥有医生数10713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参保率达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99.6%。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承接了全省乒乓球、羽毛球两项精英赛,为了将“挺进大别山”打造成知名体育赛事品牌,成功举办了挺进大别山漂流赛、全国热气球挑战赛和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等高级别赛事。参加省青少年田径、射击、举重、体操等13个项目省级年度比赛,共获得16枚金牌、13枚银和16枚铜牌,荣获团体总分715分。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750.15万人,比上年末净增1.97万人。其中,常住人口625.19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55‰。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2元,增长9.94%;农民人均纯收入6966元,增长13.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6.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8.5%。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94万人,培训劳动力4.83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81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3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与去年基本持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78.49万人,征缴保费收入32.55亿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57.33万人,征收保险费24.31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参保人数达98.51万人,参保率达95%。为14.86万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71亿元,为40.8万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5.14亿元,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差分别提高40元和21元。全市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2475套,基本建成15811套。其中开工:廉租住房1963套、经济适用住房327套、公共租赁住房3118套、城市棚户区改造3547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264户、国有垦区危房改造2289户,林区棚户区改造967户。完成新增租赁补贴2366户,当年发放租赁补贴16557户,发放补贴资金2609.44万元。
支出救助资金10.24亿元,其中大病医疗救助6.01万人,支出资金10933.6万元,门诊救助2.68万人;资助新农合46.87万人,支出资金2744.5万元;帮助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基本医保13.49万人,支出资金209.3万元。福利彩票销售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福利彩票总销量3.7亿元,较去年增长6261.24万元,增幅20.35%。其中,电脑票销售27086.36万元,中福在线销售8655.36万元,网点票销售1179.88万元,无纸化销售99.90万元。筹集市县两级公益金293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