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莱芜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09-29来源:莱芜市统计局 点击:
201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逐步提升,民生状况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5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3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66.19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237.95亿元,增长8.3%。人均GDP达到49390元,比上年增长9.0%,按年均汇率折算为7975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0:57.8:35.2调整为7.6:56.0:36.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5403人,困难群体再就业72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城乡“双零家庭”保持动态消零。
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4%,消费品价格上涨1.4%。八大类商品价格六升二降,其中,衣着、居住分别上涨3.5%、3%,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的最主要因素。烟酒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分别较上年下降1.2%、0.2%。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2%,其中,重工业下降5.1%,轻工业增长11.7%。购进价格下降2.2%。
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壮大。全市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2050家,总量达到13651家,比上年增长14.65%,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0489户,总量达到34725户,增长34.8%。个体私营经济全年新增就业4.14万人,新增注册资金33.09亿元。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21.04亿元,下降0.1%,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24.94%。
镇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各镇(街道)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93亿元,比上年增长8.48%,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40.48%,财政收入过亿元的镇(街道)达到9个,比上年增加2个;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96.06亿元,增长31.9%,镇域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83.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4亿元,增长26%;镇域工业占全市的比重达到36.5%,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9.34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增加值38.16亿元,林业增加值0.94亿元,牧业增加值9.12亿元,渔业增加值0.7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37亿元。
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2.09万亩,粮食总产28.24万吨;棉花播种面积1.4万亩,比上年增加333亩,棉花产量1381吨,比上年增产4.4%;油料播种面积9.46万亩,减少0.55万亩,油料产量1.7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烟叶播种面积3.17万亩,增加1.23万亩,产量5372吨,增产101.4%;肉类总产量6.58万吨,增产0.5%;水产品产量3536吨,增产2.14%;禽蛋产量3.04万吨,减产1.5%;牛奶产量2019吨,减产3.4%。
表1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指标产量比上年增长%
粮食28.24-6.9
夏粮8.24-4.8
秋粮20.00-7.7
棉花0.144.4
花生1.720.3
水果10.4813.1
蔬菜97.99-1.0
其中:生姜19.40-2.6
大蒜21.255.7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7.74亿元,较上年增长14.57%。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6.8万千瓦,增长1.68%,机电灌溉面积达到28.4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00公顷;全年有效灌溉面积37.34千公顷,增长3.69%。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年末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家,标准化种植基地达到65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57个,新增19个。其中,新认证绿色农产品12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6个,新增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全年新增沼气用户760户,累计达到2.89万户。新建中型沼气工程15处,累计达到169处,年产气215万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累计达到6处,年产气91万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86家,比上年末增加147家。全年实现增加值329.45亿元,增长12.54%。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0.25亿元,增长14.16%;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99.19亿元,增长11.73%。钢铁与非钢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1.8:48.2调整为48.9:51.1,非钢产业占比提高2.9个百分点。
表2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329.4512.54
其中:轻工业30.2514.16
重工业299.1911.73
其中:国有企业28.365.9
股份制企业290.6311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95-15.9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7.43-4.0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94.92.2
其中:私营企业29.711.9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227.35.5
工业经济效益恢复性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6%;实现利税63.94亿元,增长90.01%;利润34.86亿元,增长412.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90.06%,比上年提高38.4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6.26亿元,减少77.74%;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2.89万元/人,增长20.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