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百色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09-21来源:百色市统计局 点击:
2011年,面对各种复杂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核算
全年生产总值(GDP)664.1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67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63.76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74.66亿元,增长9.6%。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8.9%、54.8%和26.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6%、55.7%和21.7%。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是撤地建市的2002年的4.6倍,比2002年翻两番,年平均增长13.9%。
全年财政收入84.07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9.69亿元,增长17.2%。各项税收收入29.33亿元,增长16.8%。全年财政支出191.82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63.42亿元,增长18.7%。
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是撤地建市的2002年的5倍,比2002年翻2.3番,年平均增长19.7%。
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18.75万人,同比增长2.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同比末上升0.1个百分点。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2320元,同比增加3050元,增长10.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6.5%。从商品八大类看,食品类上涨14.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4%;衣着类上涨0.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4.5%;交通和通讯类上涨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居住类上涨3.8%。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94亿元,增长4.7%。其中:农业总产值106.37亿元,增长4.6%;林业总产值17.93亿元,增长3.3%;畜牧业总产值64.18亿元,增长4.5%;渔业总产值10.84亿元,增长8.1%;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6亿元,增长5.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7.2万公顷,同比增加23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2万公顷,同比减少274公顷;甘蔗种植面积9.75万公顷,增加7528公顷;蔬菜种植面积8.07万公顷,增加3102公顷;茶园面积1.67万公顷,增加753公顷,烤烟种植面积0.81万公顷,减少81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08.17万吨,同比增长3.8%;油料产量1.19万吨,增长8.4%;蔬菜产量178.1万吨,增长5.1%;烤烟产量1.34万吨,下降2.2%;水果产量45.24万吨,增长11.6%,其中荔枝产量0.63万吨,下降2.6%;龙眼产量1.38万吨,增长7.8%;香蕉产量11.27万吨,增长6.8%。
肉猪出栏量下降3.1%;肉牛出栏量增长3.8%;肉羊出栏量增长4.8%;家禽出栏量增长24.7%。全年肉类总产量24.51万吨,增长2.6%。其中,猪肉产量16.01万吨,下降3.2%;牛肉产量1.97万吨,增长3.7%;羊肉产量0.69万吨,增长4.7%;禽肉产量5.48万吨,增长22.6%。牛奶产量0.09万吨,下降9.8%。蚕茧产量0.33万吨,增长43.5%。水产品产量10.81万吨,增长8.0%。
全年木材采伐量173.51万立方米,增长2.5%,松脂产量1.05万吨,增长40.1%,八角产量1.67万吨,增长0.4%。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52.51万千瓦,增长5.2%。有效灌溉面积10.89万公顷,比去年增加0.02万公顷。
2011年全市农林牧渔增加值是撤地建市的2002年的2.5倍,比2002年翻0.6番,年平均增长4.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829.41亿元,同比增长21.9%;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18.19亿元,同比增长8.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4.8亿元,同比增长2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9.02亿元,增长9.2%。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撤地建市的2002年的11.6倍,年平均增长25.4%。
从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131.37亿元,增长8.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20.25亿元,增长11.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29.53亿元,增长14.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16.48亿元,增长1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12.24亿元,增长7.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12.92亿元,下降11.1%。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来看,氧化铝529.21万吨,增长0.1%;电解铝41.71万吨,下降6.8%;铝材69.32万吨,增长54.5%;铁合金42.01万吨,增长16.5%;原煤481.04万吨,增长3.8%;发电量94.04亿千瓦小时,增长4.7%;水泥产量646.6万吨,增长43.3%;成品糖产量43.82万吨,下降15.9%,机制纸及纸板产量41.7万吨,增长10.8%,原油加工量产量73.38万吨,增长37.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31.1%,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634.91亿元,增长23.4%;利税总额61.18亿元,下降2.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8.5亿元,同比下降9.6%。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利润6.8亿元,增长17.7%,其中制糖业利润6.78亿元,增长17.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18.87亿元,下降3.2%;电力行业亏损5.07亿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2.64亿元,增长35.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亏损0.01亿元;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利润0.8亿元,增长9.5%;造纸及纸制品业实现利润0.43亿元,下降68.9%。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5.58亿元,同比增长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1.98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58.56亿元,增长17.6%。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366.59亿元,增长9%;更新改造投资165.86亿元,增长12.1%;其他投资37.34亿元,增长340%;房地产开发投资68.52亿元,增长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