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青岛市平度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7-19来源:青岛市平度市统计局 点击:
2012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跨越赶超、绿色崛起、富民强市”总目标,强力突破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经济运行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04.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05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53.45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261.97亿元,增长19%。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3.5:50.8:35.7调整为12.6:50.2:37.2。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5万亩,较上年增长1.1%;粮食总产量164.1万吨,增长3.9%,其中:小麦总产74万吨,增长2.9%。花生种植面积42.9万亩,较上年下降0.5%,总产量14.5万吨,较上年增长0.9%。水果产量35.6万吨,增长4.8%。 全市造林总面积35820亩。森林覆盖率31.83%,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1005吨。 2012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12.8万千瓦,增长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8.29千公顷。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全市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542.5亿元,增长1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1373.6亿元,增长23.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1.5亿元,增长1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1345.5亿元,增长20.7%;实现工业利税154.1亿元,增长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129.1亿元,增长16.8%;实现工业利润99.0亿元,增长1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84.0亿元,增长14.5%。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1亿元,可比价增长15.7%。 城区板块、平南板块、平西板块共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2家,完成产值73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3.7%,增长23.6%。 机械配件、食品加工、家电电子和特色化工四大特色产业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4家,完成产值920.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7.0%,增长26.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4.8亿元,增长25.8%;实现利税84.5亿元,增长19.5%。 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4.69亿元,可比增长12.8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7.9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96亿元,第二产投资356.2亿元,第三产业投资66.74亿元。分城乡看:城镇投资完成312.3亿元,增长29.7%;农村投资完成投资115.6亿元,增长5.9%。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607个,计划总投资562.4亿元,增长22%。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7个,比上年增加了19个,累计完成投资64.9亿元,增长40%,占投资总量的15.2%,已全部纳入“青岛市亿元以上新开工投资项目统计监测平台”。 房地产业。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3亿,同比增长9%。商品房屋销售套数为5386套,销售面积为52.5万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道路交通建设。全市境内公路里程达到49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7.778公里,国道82.05公里,省道415.574公里,县道362公里,乡道531公里,村道3357公里。公路沥青路面公路里程达到1585公里;水泥路面公路里程达到2075公里。现有沈海(同三)、荣潍(潍莱)、荣乌(威乌)、青新、新潍五条高速公路纵横东西南北。交通条件的进一步优化,为全市经济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路运输工具拥有量继续增多,公共交通运营能力不断提高。年末市区公共交通线路达到31条,共有运营车辆291辆;全市各类线路班车453辆;客运出租车营运车辆134辆。 邮电通讯业加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9388.2万元,增长12.8%,电信业务总量23114万元,增长8.81%。订销报纸12.9万份,增长8.6%。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3.4万户,其中城市用户5.98万户,农村用户17.42万户。全市移动电话用户数发展到98.88万户。 旅游。立足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农业观光”三大特色,全年共接待海外游客7.7万人次,增长37.5%;接待国内游客660万人次,增长230%;实现旅游收入51.6亿元,增长244%。年末A级旅游景区达到3处,星级住宿餐饮酒店4家。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2.6亿元,增长16.3%。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4.1亿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82.9亿元,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5.6亿元。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汽车零售额8.4亿元,增长26.3%;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5.3亿元,增长38.3%;金银珠宝类零售额0.99亿元,增长29.4%;服装、鞋帽、纺织品类零售额2.2亿元,增长11.2%;化妆品类零售额0.26亿元,增长40.5%。 七、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84个,合同外资额5127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012万美元,实现外管局到帐外资36247万美元,分别增长-23%、55.5%、49.8%和43.4%。项目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引进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21个,平均投资额3576万美元。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477个,实际利用内资168.3亿元,增长66.1%。项目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引进过亿元内资项目37个,平均投资额5.6亿元。 外贸出口稳定增长。与世界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经济贸易关系,出口产品达到15个大类,1660余种,自营进出口企业达到436家。全年共实现进出口总值182338万美元,增长11.9%;其中出口总值为133624万美元,增长7.0%。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为全市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实现出口总值35547万美元,占出口总量的27.6%。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6.37亿元,增长29.8%,地方财政支出53.88亿元,增长26.6%。全市完成税收收入33.04亿元,增长20.4%。全市实现民营经济税收入24.5亿元,增长48.1%,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税收9.7亿元,增长8.3%。 金融。金融存款余额366.96亿元,较年初增长16.2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79.49亿元,较年初增加49.11亿元,增长21.32%。金融贷款余额174.52亿元,较年初增长16.0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获新进展。全市鉴定科技成果6项,其中1项国际先进,2项达国内领先,3项达到国内先进。取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申报并被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青岛市创新型企业6家,青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成立青岛市级石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年专利申请量1437件,授权专利274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