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济南市济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7-17来源:济南市济阳县统计局 点击: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全民健身场所等功能于一体的文体中心工程。建设完成济阳街道综合文化站一处,社区文化中心10处,农村文化大院48处、农家书屋300处。举办了济阳县首届春节电视联欢晚会、“红色歌舞、爱我济阳”歌舞大赛。打造“欢乐济阳行”文化品牌,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我要上春晚”和“方言达人秀”等广场文化活动。年末广播人口混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广播电视用户9.18万户,增长0.2%。 卫生事业发展良好。年末拥有卫生机构14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机构床位1148张,增加22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130张,增加22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23人,增长3.3%;执业(助理)医师612人下降0.6%。按户籍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病床2.1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6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果。运动员在市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8枚,银牌43枚,铜牌32枚,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2倍、4.3倍、3.2倍。全年召开运动会31次,参加运动会人员1.96万人,同比增长5.0%。等级裁判员156人,其中:二级21人,三级143人。 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城乡形象整体提升。编制完成滨河片区、中轴线等控制性规划及人防、绿地等专项规划,城市详规覆盖率达到60.3%。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用地空间得到有效拓展。新城开发、老城改造同步推进,一批休闲广场、商住小区、景观节点相继建成,夜景亮化工程效果显现。新建、改造市政道路31条,完成澄波湖水库、热电厂扩建等重点工程。济阳黄河大桥、济南黄河三桥、北绕城高速及104线改造等重大交通设施竣工通车,城区、城际公路开通运营。“城镇建设行动”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新增城镇面积15平方公里,城镇道路、广场等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崔寨前街、孙耿张庙等一批新型农村社区试点顺利推进。改造农村公路770公里,自来水、有线电视基本实现村村通,农村面貌显着改观。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得到优化。加大对县污水处理厂监管力度,健全污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等措施,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9%。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建成城区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一处,乡镇高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4处,配备垃圾收集车38辆,配置10520个垃圾桶,全县配备保洁人员1372名,垃圾收集人员124名,全县779个村已纳入保洁范围,道路保洁进入长效化、规范化管理,城乡环卫一体化达标率达到了90%以上。国家生态县创建步伐加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5.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2.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优良天数达标率95%,建成2个国家级生态镇、2个省级生态镇,区域生态竞争力明显增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数量保持低速均衡增长。年末户籍总人口55.55万人,年人口增长率5.65‰。全年人口出生率10.65‰,下降3.58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8.28‰,下降2.1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36‰,下降1.46个千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年末全县从业人员37.24万人。其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占34.9%和36.9%。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城镇新增就业3350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其中新增转移就业0.94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全县非私营法人单位在岗职工平均人数47112人,较去年增加108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095元,增长3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27元,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9507元,增长19.6%。城乡居民人均人民币储蓄存款10036元,增长23.9%。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307元,下降3.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29元,增长7.2%。 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6.82平方米,增加1.0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35.1平方米,增加8.1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