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忻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3-29来源:忻州市统计局 点击:
忻州市统计局 2013年3月14日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基本上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6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7亿元,增长5.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4%;第二产业增加值319.0亿元,增长14.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第三产业增加值243.2亿元,增长9.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2%。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30.3亿元,增长16.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9.4亿元,增长9.6%;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4.7亿元,增长12.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81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3181美元。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44.2亿元,增长18%。一般预算收入65.2亿元,增长21.64%。税收收入43.6亿元,增长19.97%,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38.5亿元,增长20.39%。一般预算支出181.4亿元,增长19.21%。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2.73%,教育支出增长3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0.7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4.4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下降8.3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7.73%。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5%,生活资料价格上涨5.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5%。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47.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27万公顷,增长0.6%。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2.64万公顷,增加0.39万公顷,增长0.9%;油料种植面积3.28万公顷,减少0.19万公顷,降低5.6%。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24.75万公顷,增加0.48万公顷,增长2.0%。 全年粮食产量163.42万吨,比上年增加14.88万吨,增产10%。其中,夏粮0.09万吨,减产32.1%;秋粮163.33万吨,增产10.1%。 全年完成造林40.7千公顷,增长1.7%。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40.7千公顷,增长1.7%。全年木材产量1.54万立方米,增长1.32倍。 全年全市猪牛羊肉总产量9.83万吨,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猪肉产量5.8万吨,增长16.5%;牛肉产量0.72万吨,增长17.3%;羊肉产量2.88万吨,增长9%。年末生猪存栏48.34万头,生猪出栏58.99万头。牛奶产量5.06万吨,增长31.9%。禽蛋产量5.07万吨,下降5.9%。水产品产量0.23万吨,增长10.5%。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36.71万千瓦,增长4.7%。机械耕地面积28.61万公顷,增长5%;机械播种面积26.7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2.13万公顷,分别增长8.8%和47.9%。全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9.56亿元,增长9.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5家,增加50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4%。 全社会原煤产量5514万吨,增长25.5%;发电量213.0亿千瓦时,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焦炭产量190万吨,增长0.5%;钢材产量76.6万吨,增长106.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6.9亿元,增长3.7%。其中,煤炭、冶金和电力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6亿元、225.4亿元和74.0亿元,分别增长1.5%、4.4%和14.0%;建材、装备制造和食品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亿元、64.9亿元和1.2亿元,分别增长70.9%、1.9%、和20.9%;焦炭、化学和医药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4亿元、9.0亿元和0.6亿元,分别下降2.4%、16.8%、14.0%。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04.6亿元,下降6.0%;实现利润58.5亿元,下降8.3%。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99亿元,增长118.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3.3亿元,增长26.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92.9亿元,增长29.4%;民间投资290.1亿元,增长16.2%。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内资企业投资644.0亿元,增长26.2%;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投资1.96亿元,增长338.7%;个体经营及农户投资7.3亿元,增长43.1%。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7.6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投资350.5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投资275.3亿元,增长47.3%。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350.4亿元,增长12.2%。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22.6亿元,下降12.9%;非煤产业投资227.8亿元,增长32.8%。传统产业(煤炭、焦炭、冶金、电力)投资合计259.8亿元,增长8.3%,非传统产业投资合计90.6亿元,增长24.8%。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4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54个,计划总投资1003.3亿元,完成投资250.1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7.6亿元,增长14.6%。其中,住宅投资18.8亿元,下降3.5%;办公楼投资0.6亿元,下降20.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3亿元,增长94.8%。 五、能源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4122.6万吨,增长25.8%;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996.1万吨,增长7.7%。 全年全市向省外运输煤炭658.5万吨,下降42.1%,外运煤炭占原煤产量11.9%。在外运煤炭中,铁路运输658.5万吨,下降39.2%;向省外运输焦炭139万吨,下降3.4%,外运焦炭占焦炭产量73%。 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总量103.2亿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1.8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1.7%;第二产业用电72.5亿千瓦小时,占70.3%,其中工业用电71.0亿千瓦小时;第三产业用电20.5亿千瓦小时,占19.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8.4亿千瓦小时,占8.1%。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5亿元,增长16.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1.1亿元,增长16.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4.4亿元,增长15.2%。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85.6亿元,增长11.5%;餐饮收入额29.9亿元,增长16.3%。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21800万美元,增长15.2%。其中,进口额74万美元,增长3.1倍;出口额21726万美元,增长15.0%。 全年出口镁及其制品96吨,增长192倍,出口金额34万美元,增长113倍;出口钢材7.9万吨,增长0.9%,出口金额14121万美元,下降2%;出口机电产品16316万美元,增长7.7%;出口高新技术产品49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