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聊城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3-20来源:聊城市统计局 点击: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省十次党代会和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争先进位年”活动,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逐步提升,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45.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80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187.98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699.87亿元,增长11.7%。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着。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7:56.6:30.7调整为12.0:55.4:32.6,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7和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 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呈现“六升两降”特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1%,衣着类价格上涨3.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5.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0%,居住类价格上涨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0.9%,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1%。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全市开展招商引资春、秋两季“百日会战”活动,共签约项目1035个,计划总投资33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3.6亿元,增长24.3%。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391个,到位资金260.7亿元,增长41.9%。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5%。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11.87万户,从业人员25.08万人,注册资金33.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7%、14.2%和27.6%;私营企业2.07万户,从业人员25.70万人,注册资金803.20亿元,分别增长17.2%、27.6%和43.5%。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城镇新增就业7.0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42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3.61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0.6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3%,比上年末降低0.14个百分点。在外务工人员110万人以上。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23起,比上年下降2.0%;直接经济损失999.74万元,下降39.7%;死亡和受伤人数分别是248人、1240人,分别下降4.6%和2.2%。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经济总量偏小、城镇化水平偏低问题依然存在,经济发展质量、创新驱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压力十分巨大。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9.53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334.04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2.43亿元,增长6.8%;牧业产值118.20亿元,增长4.3%;渔业产值6.06亿元,增长5.7%。 种植业形势良好。粮食总产量548.95万吨,连续十年实现丰收;单产456.50公斤/亩。蔬菜、油料、棉花产量分别为861.78万吨、12.54万吨、5.65万吨,分别增长0.9%、-8.7%、-19.3%。农作物播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91.37万亩,比上年略增。其中,粮食作物总面积为1202.56万亩,增长2.1%;蔬菜面积233.04万亩,增长0.3%;油料、棉花面积分别为45.62万亩、70.97万亩,分别下降14.7%、20.1%。 林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市造林面积13.8万亩,年末实有经济林65.18万亩,产量82.65万吨;活立木蓄积量1290.5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6%;济聊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中植树123万株,绿化74公里。森林覆盖率32.4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肉、蛋、奶类产量53.20万吨、31.05万吨、9.0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9%、-4.3%、6.3%。主要畜禽存出栏量不断增加。猪存栏156.03万头、出栏257.90万头,分别增长3.2%、3.3%;家禽存栏4973.08万只、出栏17750.61万只,分别增长5.0%、5.1%。 渔业生产形势良好。水产品总量7.27万吨,比上年增长4.3%;水产养殖面积12.33万亩,增长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35家,比上年增加18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4%。其中轻工业增长20.4%,重工业增长18.9%;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31.5:68.5调整为32.8:67.2,轻工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企业用电量210.76亿千瓦时,增长5.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80.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绝大部分保持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0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9.6%,提高2.0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77.0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利润440.76亿元,增长25.6%;利税650.28亿元,增长27.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27.0%,提高54.5个百分点。利税过千万的企业1018户,增加206户。其中过亿元企业65户,增加8户。 装备制造业发展良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2%,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5%,提高0.1个百分点。 “4455”工程运行良好。“4455”工程的四大支柱产业、四大战略新兴产业、五大民营特色产业、50户重点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978.99亿元、674.39亿元、1121.99亿元、3626.1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18.1%、26.7%和31.4%;利税分别为180.76亿元、86.2亿元、111.38亿元、304.70亿元,分别增长24.8%、9.6%、31.0%和24.1%。 五大产业基地建设进展平稳。五大产业基地主营业务收入2779.41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利润192.19亿元,增长24.8%;利税279.59亿元,增长25.1%。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市三级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07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44.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竣工产值84.5亿元,增长17.5%。实现主营收入112.2亿元,增长10.7%。全市建筑业企业签订的合同总价款293亿元,增长29.7%。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24.9万元/人,比上年增加5.3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260.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0%。计划投资过亿的项目快速增长,全年过亿投资项目271个,其中新开工202个,分别增长89.5%、134.9%;过亿项目投资517.65亿元,增长102.5%,对全部投资的贡献率达到1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