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湘西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3-20来源:湘西州统计局 点击:
全州有广播电视台9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公共广播节目7套,公共电视节目10套。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1.9万户。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9.3万户。无线数字电视入网用户1.05万户,卫星接收30.9万户。 年末全州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3160个,医院(卫生院)242个。其中,县以上国有综合医院9个,中医医院8个,专科医院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9个,妇幼保健院(所)9个,专科疾病防治所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5个,乡镇卫生院203个。全州设置病床12505张,每千人拥有病床4.86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520人。全年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24所。卫生应急能力提高,全年及时有效处置6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重大、地方性重点疾病防控进入常态化;全州未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改善。采血屋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无偿献血量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加快,苗医正骨疗法治疗腰痛技术、土家医雷火神针疗法技术、小儿提风疗法等适宜技术推广取得较好成效,州民族中医院创“中医三甲”医院评审通过。 年末有体育场地1362个,体育馆23座,运动场21个,游泳池4个,各种训练房1314个,全州开展全民健身项目90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46个,获得世界冠军2项,获得全国冠军3项。成立各类健身组织28个,成立体育协会、俱乐部19个。体育彩票发行再创新高,销售1.64亿元,增长60%。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耕地面积19.61万公顷。全州建设占用耕地280公顷,补充耕地927公顷,基本农田稳定在15.55万公顷。全年实施省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8个,实施省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规模0.24万公顷。 全州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8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6个。保护区面积24.61万公顷,占全州土地面积的15.9%。全州酸雨控制区面积1062平方公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州共检查各类污染源42家,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31宗。依法取缔捣毁26口非法炼汞土灶和设备,依法查处了8家违法排污企业;核查了190家核技术利用单位8枚放射源,227套射线装置的运行运转情况;8县市城区56家医院和吉首市124家诊所医疗放废物纳入了集中处理。 生态州建设不断推进。全州完成人工造林任务10.7万亩,完成封山育林7.58万亩,完成林木育苗播种面积1060亩,建义务植树基地30个。“八百里绿色行动”完成造林2.2万亩,栽植绿化大苗370万株,绿化公路900公里,新建特色景观景点20多处,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全州森林面积76.8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042.28万公顷,增长2.4%,全州森林覆盖率66.86%。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8座。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73%。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59起,上升33%,死亡103人,下降27%。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26人,下降31.7%;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2人;煤炭百万吨煤死亡人数14.71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9起,造成73人死亡,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3.6人,下降46.3%。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州总人口289.65万人,增长0.7%。常住人口258.12万人,增长0.7%,其中城镇人口97.05万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26.93万人,占总人口的78.4%。其中,土家族125.98万人,苗族99.46万人。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3.95‰,比上年上升0.05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2‰,比上年上升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75‰,比上年下降0.15个千分点。 2012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38元,增长10.6%。其中,工薪收入10546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4229元,增长15.1%。其中,工资性收入1783元,增长22.9%;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982元,增长9.2%;财产性收入29元,下降6.5%;转移性收入435元,增长15.1%。全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537元,增长10.3%。其中食品支出增长8.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30%,衣着支出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建筑面积)35.3平方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93元,增长15.4%。其中,食品、衣着和居住分别增长6.7%、33.7%和19.8%。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9.2平方米。 全州城镇人均公共绿地6.7平方米,供水普及率88%,污水处理率85.6%,垃圾处理率85.1%,燃气普及率70%。新增城镇道路面积14.1万方米,人均道路面积8.5平方米,新增设排 水管道总长94.8公里。全州城镇化率为37.6%。 全州有敬老院168所,福利院7个。集中供养五保老人5879人,分散供养9048人,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标准394元/月,分散供养标准180元/月。农村五保对象在县乡两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基本医疗费用全免。全州年末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8.73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2.27亿元,月人均补助217.5元;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保障24.94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1.96亿元,月人均补助87.6元。 全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5376户,发放救灾资金6190万元,发放医疗救助资金5509.4万元。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有床位数8809张,收养人员7188人,社区服务设施148个,服务中心36个。全州参合农民216.67万人,参合率达96.12%,较上年提高0.94个百分点;参合农民补助水平由上年人均200元提高到今年的290元。 全年社会保障与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建设财政投入资金40.7亿元,增长6.3%。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2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0.7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23%。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27.8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94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16.69万人,参合率96.1%;城镇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53.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4.8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18.3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13.21万人。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