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南阳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3-28来源:南阳市统计局 点击: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使命艰巨的两大“国字号”工程,在南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呈现和保持了良好的趋势、态势和气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二五”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367.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3.6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48.59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694.99亿元,增长9.0%。人均生产总值23348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6.6%。三次产业结构为17.9∶52.7∶29.4,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1%。分城乡看,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2.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3%。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5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12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26万人。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18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65亿元,增长19.0%。其中:税收收入82.59亿元,增长22.3%,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9.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6.40亿元,增长24.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6.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8.6%;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57.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6.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1.2%。全市13个县(市、区)中,有7个县(市、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其中淅川县超过10亿元。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62.2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6%,其中:小麦种植面积668.8千公顷,增长0.4%;棉花种植面积47.3千公顷,下降36.8%;油料种植面积319.9千公顷,增长1.3%;蔬菜种植面积166.7千公顷,下降0.3%。 全年粮食产量611.82万吨,比上年增长3.1%。棉花产量4.48万吨,下降36.9%;油料产量122.8万吨,增长7.1%;蔬菜产量992.08万吨,增长2.0%。肉类总产量72.10万吨,增长4.6%;禽蛋产量33.88万吨,增长3.6%;牛奶产量25.70万吨,增长4.0%。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52.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5%;农用拖拉机90.9万台,增长0.7%;农用运输车7.4万辆,增长1.5%;农村用电量19.2亿千瓦小时,增长7.3%;化肥施用量(折纯)97.2万吨,增长3.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11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轻工业增长18.3%,重工业增长15.0%,轻、重工业比例为40.5∶59.5。产品销售率为98.1%。 规模以上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规模居前10位的行业增长速度为:纺织业比上年增长19.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0.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2.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5.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7%,烟草制品业增长21.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8.5%。 全市油碱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电力能源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实现增加值658.79亿元,增长15.7%;新能源、光电、新材料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52.17亿元,增长27.8%。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4.42亿元,增长25.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天然原油比上年增长0.5%,畜肉制品增长52.4%,小麦粉增长14.8%,纱增长18.3%,中成药增长40.9%,服装增长33.8%,碳酸钠增长14.7%,水泥增长23%,人造金刚石增长28.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85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利润总额189亿元,增长18.4%。分所有制看,国有控股工业利润42.88亿元,下降1.7%;集体控股工业利润8.74亿元,增长18.0%;非公有制工业利润137.38亿元,增长26.5%。分行业看,利润总额居前5位的行业大类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7.61亿元,增长11.6%;纺织业28.15亿元,增长21.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6.08亿元,下降23.4%;农副食品加工业12.12亿元,增长19.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1.77亿元,增长59.9%。 全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613个,比上年增加108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8.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占全市比重达到63.5%;实现总产值1658.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6%。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利润总额11.76亿元,同比下降10%;税金总额11.40亿元,下降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19.13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721.11亿元,增长24.2%;农户投资98.02亿元,增长7.8%。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7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民间投资1433.31亿元,增长27.5%;港澳台商控股投资6.70亿元,下降33.3%;外商控股投资10.89亿元,下降23.4%。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0.34亿元,增长12.6%;第二产业投资1130.95亿元,增长27.3%;第三产业投资519.82亿元,增长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