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孝感市应城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3-29来源:孝感市应城市统计局 点击:
六、商业、旅游、外贸、物价 消费市场更加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08亿元,增长16.2%,其中批发业完成16.71亿元,零售业完成58.63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完成9.73亿元,分别增长8.9%、18.4%和15.9%,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旅游业发展加快。我市获奖“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城市”、汤池温泉旅游度假村荣获“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景区”荣誉称号。累计接待游客150.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1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4.1%和27.0%。旅游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汤池温泉景区设施不断完善,应城国家矿山公园项目建设加快,八汤线农家乐产业带发展提速,旅游产业占全市经济份额继续扩大。 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完成各类产(商)品出口创汇6131.7万美元,增长34.2%。化工产业集群支撑出口创汇的带动作用凸显,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消费市场价格保持正常。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3.2,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1,分别比上年下降2.4个和2.7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完成财政总收入13.62亿元,增长32.9%;完成税收收入10.02亿元,增长26.9%;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1亿元,增长34.7%,各项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到62.1%。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较好地保证了重点支出。 金融业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8.84亿元,增长21.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8.73亿元,增长22.7%;发放各项贷款68.06亿元,增长15.5%,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保险机构完成各类保费收入10004万元,增长107.3%,其中财产险完成3515万元,增长4.4%;人寿险完成6489万元,增长3.4%。支付各类赔款2620万元,赔付率26.2%。 八、城镇建设、公用服务、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粮贸街路面黑化、盐化大道、广场大道、长荆大道改造如期完成;长荆大道与体育南路夹角、高速公路匝道入口及连接延长线绿化工程高标准建成,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城市环境水平。日处理垃圾规模350吨、占地20亩的城市垃圾预处理项目开始启动,日供水能力10万吨、占地80亩的引短入城暨二水厂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市政公用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维护道路面积270.47万平方米、排水管道171.79千米,建成绿化区面积824.04公顷、公共绿地面积210.63公顷;全年处理污水1094万吨,处理垃圾9.5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分别消减5533吨、623吨、192吨,消减率分别为37%、7%、9.6%。强化现场环境监察,出动580人次现场检查企业60家,检查污染防治设施112台(套),例行检查率达100%。加强各类污染源、建设项目及其他各类监测,形成监测数据近3600个。 九、科技、教育 科技项目申报成绩显着。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8项,立项12项,争取各类科技资金650万元,申请专利150件。富邦、骏腾发等企业科技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恒天公司科技成果获得孝感市科技进步创新奖,富邦、志诚等企业科技成果分别获得孝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富邦公司两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力推广“糯稻轻简栽培技术”,不断促进农业创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力推动了科技惠及民生。 基础教育扎实推进。投入3262万元进行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补充机制进一步完善,招聘53名教师充实农村教学力量,优化教师学科和年龄结构;“关爱工程”继续实施,资助贫困寄宿生3347名,发放高中国家助学金151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7.2万元和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92.6万元;师资力量进一步提高,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各级奖励325人次;“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28546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24300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和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8.3%,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3.5%。 十、文体、广电、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文体公园、矿山公园、文化广场、博物馆等一批文化项目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得到加强,建成22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文艺创作再出精品,《蒲阳花》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文艺期刊”,《大富水》、《大洞商》如期出版,摄影作品集《绽放应城》展出受到广泛赞誉。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638个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书报刊和盗版教辅资料3000余盘(册),各类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 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应城新闻》组稿465组共4759条,其中中央电视台用稿4条,市委、市政府重大活动及时采报率100%;开设栏目12个,摄制专题片11部,现场直播和实况24场。数字电视加快推进,城乡用户达到5万多户;乡镇广电中心管理不断加强,发展广播电视“户户通”用户6081户;配备流动放映车7台,放映公益电影3972场,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参合新农合45.36万人,参合率99.7%,慢性病纳入门诊统筹病种增加到22种。巩固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降低了人民群众医疗费用,乡镇卫生院门诊费用平均下降42.0%,住院日费用平均下降33.0%;村卫生室门诊费用平均下降47.2%,门诊药品费平均下降45.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扩建村卫生室12个,开展医学教育、全科医生和护士岗位培训1221人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儿童保健等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乙肝疫苗补种等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投入农村孕妇住院分娩补助3975人119.25万元,孕产妇叶酸服用率达到70.5%;防控重大疾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加强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监督检测,无甲类转染病报告,人民群众卫生健康权益得到保障。 十一、劳动保障、民政福利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新增就业706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54人,帮扶“4050”人员再就业1586人,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58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低于指标线水平。办理参保登记203377人,综合参保率达98.68%;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7457人,参加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分别达到44340人、149197人、33997人、20004人;完成社会保险费征缴31371.56万元,累计发放离退休养老金24495万元。新录用公务员47名,组织职业技能鉴定1833人、再就业培训1203人、就业前培训1328人、创业培训216人。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85件,调解218件,裁决66件,结案率达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