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南平市顺昌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3-30来源:南平市顺昌县统计局 点击:
顺昌县统计局 (2013年3月1日) 2012年,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顺昌县克服外部环境趋紧等不利因素,紧紧围绕县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持续实施“五大战役”,着力突破“七个二”重难点工作,全县经济总体持持续平稳增长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9.48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5.02亿元,增长13.5%,其中工业增加值21.14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27.28亿元,增长7.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3%。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3.1%、56.3%和30.6%,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9.4%。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为3.68万元,比上年增长10.7%。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70亿元,比上年增长5.5%。分行业看,农业产值12.62亿元、林业产值7.77亿元、牧业产值2.49亿元、渔业产值2.91亿元,分别增长6.9%、3.5%、8.2%和2.7%。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0.27万亩,产量7.43万吨,增长0.6%;烟叶种植面积2.16万亩,产量2980吨,增长67.8%;食用菌总产量2.54万吨,增长15.9%。其中工厂化栽培食用菌产量达2万吨,占全县食用菌总量的78.8%。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4.2万亩,木材产量43.81万立方米,增长1.7%;采伐毛竹1086万根,增长11.4%;全年林产品总产量1.79万吨,增长4.0%,其中竹笋干产量7331吨,增长12.6%。 全年生猪出栏9.08万头,下降0.5%,存栏7.31万头,增长4.8%;羊出栏2.49万头,增长5.8%,存栏1.63万头,增长8.9%;家禽出栏92.6万只,增长6.2%,存栏43.67万只,下降10.3%。 全年渔业产品总量6183吨,增长6.1%,其中淡水鱼类产量5592吨,增长6.1%,螺旋藻产量430吨,增长1.2%。 三、工业与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7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9.05亿元,增长18.0%,实现销售产值67.69亿元,增长16.7%,工业产品产销率98.0%。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14亿元,增长1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9.4%,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254.1,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资本保值增值率122.9,提高11.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4,下降0.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2.6,下降2.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5.06万元,提高2.93万元;产品销售率98.0%,下降1.3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5.83万吨标准煤;万元产值消耗0.93吨标准煤,比上年减少0.19吨标准煤,下降17.5%。 全年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超亿元企业有11家,比2011年增加1家,共实现产值54.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9.1%,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91.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8个百分点。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光电、食品保健品、建材冶炼、化工、电力、竹木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67.50亿元,增长18.9%(现价,下同),占全县规模工业的比重达97.7%,对全县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00.7%。其中光电产业完成产值14.59亿元,增长106.6%;食品、保健品产业完成产值4.65亿元,下降4.7%;建材冶炼产业完成产值22.83亿元,下降1.0%;化工产业完成产值13.85亿元,增长8.7%;电力产业完成产值3.81亿元,增长26.3%;竹木加工产业完成产值7.77亿元,增长29.7%。光电产业对全县规模工业的贡献率70.6%,拉动规模工业产值现价增长12.9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7.21亿元,比上年增长78.6%。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县级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23.30亿元,下降18.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58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项目投资完成23.05亿元,增长4.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23亿元,下降9.1%;农户投资完成2.31亿元,增长16.7%。 项目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4.13亿元,增长32.6%;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2.60亿元,增长1.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9.76亿元,下降8.2%;第三产业投资完成6.31亿元,下降4.4%。 全县资质以上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建商品房施工面积完成40.70万平方米,下降21.7%,商品房销售面积11.87万平方米,增长2.6%,全县商品房空置面积5.10万平方米,增长146.1%。。 五、消费品零售和居民消费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7.1亿元,增长13.0%;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6亿元,增长15.8%。分类别看,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93亿元,增长23.6%;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80亿元,增长11.4%。 六、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出口2.57亿美元,增长79.7%。22家出口企业中有15家企业有出口实绩,超5000万美元企业2家,超500万美元的企业4家。全年合同利用外资82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按验资口径,全县实际利用外资120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0.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货运量215.8万吨,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4900.9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355.8万人,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21451.3万人公里。铁路客运量28.0万人,比上年增加1万人,货运量136.3万吨,比上年增加5.3万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量1.35亿元(包括邮政、电信、联通、移动和铁通),比上年增长5.4%。互联网用户3.2万户,增长19.4%。 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36.56万人次,增长25.1%;全年旅游总收入1.94亿元,增长30.8%。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8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0亿元,增长13.0%。地方财政方面主要税种中,实现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收入6855万元、3190万元、878万元,分别增长7.3%、13.6%和2.0%。增值税4528万元,下降7.2%。从财政支出看,全县财政支出8.43亿元,增长16.7%。其中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分别增长17%、12.2%、80.4%和17.4%和66.0%。 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8.43亿元,比年初增加7.46亿元,增长14.6%;各项贷款余额33.97亿元,比年初增加2.88亿元,增长9.2%。从贷款项目情况看,短期贷款余额17.92亿元,比年初增加3.94亿元,增长28.2%;中长期贷款余额15.93亿元,比年初减少1476万元,下降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