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潍坊市奎文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2-19来源:潍坊市奎文区统计局 点击:
奎文区统计局 2013年2月 2012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一二六五五”工作思路,谋发展、促转变、调结构、抓落实,着力推动“五个奎文”建设,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小康社会进程加快。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初步核算,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0.6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1.4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11.2亿元,增长10.4%。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3%、82.7%,分别拉动GDP增长1.6、7.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0.4∶23.7∶75.9调整为0.4∶21.9∶77.7,二产比重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注册户数达到22192户,增长18.3%;从业人员132039人,增长1.9%;纳税金额25.8亿元,增长5.7%。其中,私营经济注册户数6513户,从业人员65023人,注册资本460776万元;个体工商户15560户,从业人员31525人。 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2012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14.0%,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国地两税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20.2%,非公有经济纳税额占税收比重达89.6%。 二、农业 农业经济实现平稳运行。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56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完成567万元,畜牧业产值完成9285万元。粮食总产量1993吨,蔬菜总产量1176吨。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完成粮食直补23.6万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156万元,补贴机具74台(套),农机跨区作业实现收入150万元;小麦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项目实现全覆盖。 林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全区郊区绿化总投资5500万元,植树50万株,建设沿海防护林2000亩,全区林木覆盖率达42%;新建林地5025亩,栽植各类乔木、灌木10万余株,造林成活率达98%。 畜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2012年,特种动物饲养量34.5万只,完成产值8345万元,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达89.9%,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9.0%,全区肉蛋奶总产量1507吨,生猪出栏5139头,存栏2565头,家禽存栏2.1万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逐渐收缩。201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73.6亿元,比上年下降6.4%,其中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9.4亿元,下降10.6%。工业主导产品产量中,小型拖拉机54393台,增长21.1%;盐酸(含量31%)13767吨,增长21.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2亿元,下降4.6%。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9.5%,提高0.98个百分点。 建筑业市场进一步发展。2012年,全区三级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53家,完成总产值53.5亿元,增长0.7%;建筑企业施工面积796万平方米,增长9.6%;竣工面积246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达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2年,全区开工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6个,完成投资131.4亿元,增长22.4%。其中,服务业投资完成129.7亿元,增长25.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98.7%,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计划总投资过5000万元以上项目109个,实际完成投资129.7亿元,增长25.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98.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低位运行。2012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99.8亿元,增长8.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5.9%,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670.8万平方米,增长2.3%;商品房竣工面积84.6万平方米,下降34.7%;商品房销售面积163万平方米,下降8.9%;商品房销售额74.1亿元,下降2.7%。 五、国内外贸易 国内贸易稳中有升。201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7.6亿元(仅法人单位零售额,不含产业活动单位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3.7亿元,增长9.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9亿元,增长15.5%。 物流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2012年,全区商业网点达到8936处,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达18处,初步形成了泰华城商圈和新华路商圈。各类餐饮和休闲娱乐网点发展到1650个,从事与物流有关的企业190家,注册资金百万元以上的35家,航空物流中心、康惠医药物流中心等一批大型物流企业繁荣发展。以星河国际轻纺城、金宝汽车城、南下河水产批发市场为代表的各类商品市场发展到28处,市场总占地2100多亩,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8处,年交易额达到172亿元。 对外贸易日趋活跃。2012年,全区进出口总额9.1亿美元,增长13.2%。其中出口总额6.2亿美元,增长5.4%;进口总额2.9亿美元,增长34.9%。合同利用外资5040万美元,增长66.8%,实际到帐外资3012万美元,增长319.5%。完成企业境外投资项目2个,新增境外投资额8114万美元,增长53.0%;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5682万美元,增长29.5%;外派劳务821人次。 六、交通运输、公路建设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据交通部门统计,2012年,全区共拥有客货营运车辆6725部,其中出租车525部。全年共完成货运量1041万吨,增长5.8%;完成客运量1164万人,增长2.7%。全区出租、长途客运和危险品车辆全部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实现了全时跟踪监控,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公路建设工作量616万元,公路通车里程90.3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58.4公里。公路养护质量不断提高,扩建、改造、修复城市道路面积2.1万平方米,里程碑、百米桩等沿线附属设施均完整、标准。综合好路率国道、省道均达到100%,县乡公路达到97.6%。 七、财政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12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9.4亿元,增长9.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0亿元,增长17.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7.7亿元,增长6.6%,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8.6%。从四大主体税种看,增值税完成1.1亿元,营业税完成8.4亿元,企业所得税完成1.1亿元,个人所得税完成0.4亿元。 税收收入增长稳定。2012年,国地两税收入完成28.8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国税收入完成7.8亿元,增长3.1%;地税收入完成21.0亿元,增长8.6%。在全部税收中,第二产业税收完成4.9亿元,下降2.0%;第三产业税收完成23.9亿元,增长9.0%,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