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山东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2-28来源:山东省统计局 点击:
表5 2012年客货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旅客 货物 运输量(亿人次) 比上年增长(%) 周转量(亿人公里) 比上年增长(%) 运输量(亿吨) 比上年增长(%) 周转量(亿吨公里) 比上年增长(%) 合计 26.5 5.8 1832.0 5.8 33.0 5.7 10991.2 5.0 公路 25.5 5.5 1310.0 4.2 29.7 6.2 7059.2 6.6 铁路 0.8 14.5 509.5 10.3 2.0 0.5 1493.8 -2.5 水路 0.3 7.1 12.5 5.2 1.4 3.5 2438.1 5.5 邮电通信业增长较快。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797.6亿元,增长10.2%;邮政业务总量51.6亿元,增长8.3%。光缆线路总长度58.4万公里,增长14.5%;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45.7万路端,与上年持平。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88.1万户,下降1.8%;移动电话用户7588.9万户,增长6.6%。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98.3部。 旅游业发展迅速。实现旅游总收入451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9.2亿美元,增长14.6%。A级旅游景区达583家,新评66家。其中,5A级景区7家,新评2家;4A级景区145家,新评19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7家,新评1家。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税收收入3050.2亿元,增长17.2%,占全省财政收入的75.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901.7亿元,增长18.0%。民生领域支出力度加大。支出3312.0亿元,增长20.6%,占全省财政支出的56.1%,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5.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7.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9%,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8.6%。 图4 2008-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金融信贷向重点领域倾斜。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5386.4亿元,比年初增加8401.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494.1亿元,增加4188.4亿元,占全部新增存款的49.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2899.9亿元,增加5345.1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6760.3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的39.1%,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县域贷款新增2236.6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41.8%,比重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新增1360.4亿元,占全省企业新增贷款的36.7%。 企业上市融资进展顺利。新增上市公司15家,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24家次,总融资额463.5亿元。其中,境内新增上市公司9家,融资39.1亿元;境外新增上市公司6家,融资14.4亿元;境内上市公司再融资22家次,再融资391.8亿元;境外上市公司再融资2家次,再融资18.2亿元。证券公司总交易金额2.7万亿元,下降10.0%,其中股票基金交易额1.8万亿元。期货公司代理交易量5827.6万手,代理交易金额6.6万亿元。 保险业持续较快发展。共有省级保险公司77家,法人机构2家,从业人员34.8万人,保险业总资产25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保费收入1128.0亿元,增长8.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2.6亿元,增长15.1%;人身险保费收入745.5亿元,增长5.9%。为经济社会承担各类风险责任19.4万亿元,增长23.3%;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324.6亿元,增长19.7%。农业保险承保种植面积553.9万公顷,增长1.4倍;保费收入8.6亿元,增长1.7倍;为1658.4万农户提供了281.7亿元的风险保障。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谱写新篇章。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26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9项,国家科学进步奖17项。评选省科学技术奖励499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393项,其中,农业领域338项,工业领域853项,医疗、卫生领域963项,其他领域239项。各项专利申请量12.9万件,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0万件,增长57.6%。各项专利授权量7.6万件,增长28.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454件,增长27.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0.77件,比上年提高0.16件。 人才队伍建设富有成效。实施重点引智项目15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51项,建立引智示范推广基地12家。新当选“两院”院士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7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0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5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21人。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在站人数1664人。新增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6所,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个,培养高级技工19.2万人,技师、高级技师3.1万人。 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95家,新增17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省重点实验室215个。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20个。院士工作站256个,新建81个。拥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5家,新认定10家。 质量强省战略成效显着。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1个,新增4个;山东名牌产品1826个,新增98个;山东服务名牌445个,新增61个。全国驰名商标430件,新增130件。获省长质量奖企业35家,个人18名。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72个,龙头骨干企业148家。拥有国家级质检中心35家,省级质检中心105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9293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5910家。新制定省地方标准252项,新增采用国际标准169项。 气象地震服务能力提高。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48次,重要天气预报110期。济南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主体工程完工,蓬莱、济南风廓线雷达投入运行,聊城鲁西、东营黄河三角洲人工增雨防雹基地投入使用。新的省地震台网中心及技术系统启用,省、市、县三级地震监测台网初步建成,共有测震台126个,强震台146个。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33所,招生2.5万人,在校生7.0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学校137所,招生49.9万人,在校生165.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560所,招生40.5万人,在校生114.7万人。普通中学3522所,招生159.9万人,在校生492.6万人。小学1.2万所,招生109.6万人,在校生627.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45所,招生0.4万人,在校生2.1万人。幼儿园1.8万所,招生112.6万人,在园幼儿251.9万人。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日益繁荣。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4个,艺术表演场馆93个,博物馆200个,公共图书馆150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8个,文化站1828个,农村文化大院5.9万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7处。全年出版各类图书14892种,报纸87种,杂志261种。年末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3%,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0%。全年发行影片305部,票房收入5.8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年末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影院达225家。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