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潍坊市寿光市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1-15来源:潍坊市寿光市统计局 点击:
1995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行各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实施名牌战略统揽全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初步统计,199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可达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0.9%;工农业总产值实现222.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8.2亿元,工业总产值16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76%、9%、27.7%;农村经济总收入161亿元,较上年增加33亿元,增长29.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12.7%;城乡储蓄余额达25.5亿元(纯金融系统),较上年增长36.9%。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较快发展。 一、农业。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5年,全市以科技为先导,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 据统计,199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81830万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种植业产值345627万元,比上年增长2.8%;林业产值4779万元,比上年增长6.3%;畜牧业产值156255万元,比上年增长11.2%;渔业产值636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全市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总产达741047吨,比上年增长1691吨,增长0.2%,亩产达到1004公斤,比上年增长0.2%;棉花在受到冰雹、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和面积减少的情况下,总产仍达8万担;果品生产,全市在稳定面积的同时,积极更新改造劣质品种和对果园进行规范化管理,并采取多种先进技术措施,使果品总产达到145806吨,比上年增长24.0%;蔬菜生产在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十项新技术、十大喜温性蔬菜反季节栽培技术基础上,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培育引进名优稀蔬菜新品种,播种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28万亩,总产达20亿公斤,收入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4%和29.6%。 畜牧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1995年,在受到粮价大幅度上涨的严重冲击下,狠抓了规模饲养和饲养小区建设,优化内部结构,使畜牧业比上年又有较大发展。年末大牲畜存栏7.02万头,比上年增长8.8%;羊年末存栏9.09万只,比上年增长34.1%;生猪年末存栏29.71万头,当年生猪出栏47.2万头;肉类总产达110606吨,比上年增长4.4%;禽蛋产量77710吨,比上年增长48.2%。1995年,全市畜牧业总收入达13.7亿元,比上年增长37.0%。 渔业生产。在养虾不景气的情况下,通过大力发展淡水养殖和远洋捕捞,水产品总产量达164902吨,比上年增长26.6%,其中海水产品159666吨,淡水产品5236吨。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93万千瓦,劳均农机总动力2356瓦,比上年增长14.1%;农村用电量36560万千瓦时,劳均用电量928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1%;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97301吨,比上年增长33.4%。 二、工业。全市工业以转换经营机制,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各项改革,特别是以“抓大放小”的企业改革实现了较大突破,企业活力明显增强,整个工业实现了速度、效益增长。据统计,1995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644920万元,比上年增长27.75%。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929323万元,比上年增长18.66%;乡办工业完成产值474299万元,比上年增长19.68%;村及村以下工业完成产值715597万元,比上年增长41.07%。国有工业完成产值283057万元,比上年增长8.67%;集体工业完成产值646266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大中型工业完成产值410594万元,比上年增长18.51%。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51018万元,比上年增长25.6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销售状况明显好转。1995年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894590万元,产销率达96.3%。 工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1995年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38119万元,比上年增长26.42%;实现利税79925万元,利润456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34%和32.22%。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1995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4555万元,比上年增长0.4%,继续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同上年增幅相比,回落了1.9个百分点。按所有制性质划分,国有单位投资23587万元,比上年下降15.8%;城乡集体所有制及其他所有制单位投资82968万元,比上年增长2.5%;城乡私人投资61170万元,比上年下降1.4%;商品房开发投资6830万元,比上年增长1.4倍。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28536万元,占总额的比重为16.3%;第二产业投资86527万元,比重为49.6%,其中工业投资85035万元;运输邮电内外贸易投资25614万元,比重为14.7%;住宅及其他投资33878万元,比重为19.4%。 全年国有集体单位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5万元以上的项目537个,比上年减少161个,竣工投产项目450个,减少167个,新增固定资产84166万元。 建筑业各种施工队伍758个,从事建筑业的职工57474人,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183424万元,比上年增长1.7%。 四、交通、邮电。1995年,按照《寿光市公路建设总体规划》“依托干线路,发展县乡路;提高技术等级,增加油路比重”的指导思想,全市共新建、改建柏油路120公里(其中,县乡路24公里,乡村路96公里),总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了寿尧路11公里二级路面,道广路及管高路共13公里三级路面的拓宽柏油路工程,创下了全市公路建设年度施工量的最高记录。已有田柳、羊口、侯镇、岔河四乡镇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同时,充分发挥“协调、服务”职能,合并组建了寿光市陆海运输实业公司,为全市对外开放打通了海上运输线;合并成立了寿光市联合运输公司,形成“一城一站”的客运模式,为运输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到1995年底,全市共有各种营运货车2240辆,吨位8280吨;营运拖拉机及农用车3520辆,吨位2940吨。全年共完成货运量700万吨,货运周转量6.5亿吨公里,完成客运周转量30万人次。另外,全市在路林管护工作方面又有了新突破,管理模式更规范,管护质量更高,全市两护员已达到2700多人,县、乡道路的综合好路率达到了97%,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邮电方面,坚持通信建设为主线,大规模上能力,强化经营管理,积极开展“树创”活动,使综合通信能力、服务管理水平有了显着提高。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4684.7万元,比上年增长46.3%,其中中央国营完成3224.7万元,比上年增长37.4%,绝对数列全省第13位,潍坊市第1位。邮电业务,特快专递从小到大,全年共收寄特快信件4.8万件,比上年增长171.4%;传统业务实现总量175.4万元。电信业务,在大力发展装机放号、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客户基础上,努力开辟分组交换、可视会议电话、磁卡电话等新电信业务,全年实现业务总量2487.4万元,比上年增长54.2%。全市发展市话用户9984户,移动电话1504户,无线寻呼4964户。农村电话计次户数达14343户,比上年增长362.6%;通话量为1174万张,增长37.5%;住宅电话达5290部,增长535.4%。全市电话普及率为3.66部/百人,其中市话普及率为13.2部/百人。全市34处乡镇设立邮电局、所34处,均办理邮政、电信业务,邮政信箱达到1059个。设立公用电话点261处,农村邮电所达到986处。全市通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