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潍坊市奎文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1-15来源:潍坊市奎文区统计局 点击:
2000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建设经济强区为目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大力组织实施“进三强二调一”战略,不断深化各项改革,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稳定、健康发展。据初步测算,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0.6亿元、10.4亿元、6.1亿元,比上年增长6.2%、12.1%、9.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5.6%提高到35.8%。 一、农业 2000年,全区农业以发展城市农业为方向,加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以水貂、狐狸为重点的特色养殖业和以潍县萝卜、芦笋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加快农业高科技走廊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00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29.0亿元,比上年增长3.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1308万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农业产值完成3344万元;牧业产值完成7750万元,增长21.8%。粮食总产量7094吨;蔬菜总产量33658吨,增长7.2%。畜牧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特色养殖业成效显着。2000年,全区肉类总产量645吨,禽蛋产量2789吨,奶类产量462吨。全年生猪出栏6863头,生猪存栏11915头,羊存栏1344只,家禽存栏31.2万只,蛋鸡存栏26.5万只。以水貂、狐狸、鹿等特种动物养殖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实现产值5961万元,增长38.5%,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为76.9%,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2.7%。年末水貂、狐狸存栏7.2万只,出栏20.9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3.5%、29.0%。 农业新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6万千瓦,全年用电量6260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2361吨(按实物量计算)。种养业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引进,农业科技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蓝狐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和“水貂、狐狸冬皮早熟控制技术”两个项目达到国内先进和领先水平。 二、工业 2000年,全区工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技改力度,大力培植骨干企业,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0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5亿元,增长15.8%。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创建区以来最高水平。2000年,全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4106万元,增长25.6%;实现利税20367万元,增长41.2%,其中实现利润8613万元,增长43.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9.79%,比上年提高28.0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为11.88%,提高3.28个百分点;资本保值率为99.41%,提高0.6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69%,提高0.9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98次,提高0.3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4777元/人,增长13.69%;产品销售率为98.24%;资产负债率为70.72%。 三、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有较大提高,房地产开发投资成倍增长。2000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45273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国有单位投资13143万元,集体单位投资23130万元,城乡个体私营投资9000万元,分别增长5.1%、9.4%、61.0%。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0276万元;技术改造投资13180万元,增长5.8%;房地产开发投资118717万元,增长108.4%。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20.6万平方米,增长36.1%。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4.5%提高到26.1%。 建筑安装企业平稳发展,效益有较大提高。2000年,全区建安企业完成总产值2.2亿元,实现利税855万元,分别增长4.5%、31.9%;施工面积48万平方米,增长5.0%;工程合格率100%,工程优良率44.7%。 四、交通运输、公路建设 交通运输业持续稳定发展。2000年,全区共拥有客货营运车辆1688部,增长50.7%,其中出租车570部,增长13.3%。全年共完成货运周转量11220万吨公里,完成客运周转量5832万人公里。 公路建设不断发展。全年共完成公路建设工作量600万元,拓宽改造公路2.4公里,公路通车里程66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85公里。公路养护质量稳中有升,综合好路率达到92.7%。 五、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市场稳中有升。200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3284万元,比上年增长4.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3%。其中,国有经济零售额16126万元,增长16.8%;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90208万元,增长0.5%;其他经济零售额26950万元,增长14.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1341万元,增长0.5%;餐饮业零售额16135万元,增长95.9%;其他行业零售额25808万元,降低8.1%。 私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据工商部门统计,2000年末,全区私营经济户数1122户,比上年增加99户;从业人员22275人,注册资金52530万元,分别增长4.8%、8.8%。 集贸市场繁荣活跃。2000年,全区新建扩建3处大中型市场,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到41处,全年成交额91247万元,比上年增长6.4%。 六、对外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 2000年,全区面对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向型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全区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98个,合同外资额4518.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244.1万美元,其中当年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6个,合同外资额212.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1.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5%、381.0%。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培植骨干企业,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2000年,全区出口创汇总额194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5.0%。其中三资企业出口创汇1164.8万美元,增长81.2%;自营出口创汇780.8万美元,增长155.1%。全区共有10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圆满完成预算。200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8081万元,比上年增长9.0%。地方财政收入10229万元,增长12.0%;上交中央“两税”7852万元,增长5.2%。财政总支出12246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灶内支出10660万元,增长12.5%。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2000年,全区全部税收完成18508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地税收入完成6137万元,增长14.3%;国税收入完成12371万元,增长19.9%。 金融保险事业平稳发展。2000年末,全区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1.0亿元,按同口径相比,比年初增加4.5亿元,增长17.1%;各项贷款余额15.2亿元,比年初减少0.6亿元,下降3.5%。2000年,保险机构共承担保险金额38.2亿元,增长10.7%;完成保费收入4614万元,增长52.7%;已决赔款1008万元,增长3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