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1-31来源: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统计局 点击:
2012年,垦区各级在总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高举现代化大农业伟大旗帜,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化”统筹发展,加快建设“三个垦区”,使垦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取得了众多突破性、历史性成绩,为垦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年实现垦区生产总值(GDP)1143.4亿元,比上年增加227亿元,增长20.6%,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近四年增速均在1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6363元,增长18.6%,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513美元,比上年增加1921美元。全年实现非公有经济增加值5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6.9%。 三次产业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553.2亿元,增长13.4%,第二产业增加值300.4亿元,增长34.4%,第三产业增加值289.8亿元,增长22.6%。一、二、三产业对垦区当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3.5%、39.7%和26.8%。 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实质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48.4:26.3:25.3,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10年来首次降到50%以下;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结构为70.2:0.9:25.3:0.6:3.0,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公有和非公有经济结构为55.0:45.0,非公有经济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粮食生产连续9年实现播种面积、综合单产和总产量历史性突破。2012年垦区种植各种农作物287.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9%,实现农业增加值389.3亿元,增长9.5%。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79.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占全部农作物的比重达97.5%。高产作物水稻和玉米分别达到154.8万公顷和85.4万公顷,两者占粮食面积的比重为85.9%,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为垦区粮食总产量跃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粮食综合单产实现7731公斤/公顷,比上年增长4.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216.3亿公斤,比上年增长6.2%。在我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和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进一步增强,粮食产量占全省和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7.5%和3.7%。为国家提供商品粮203.5亿公斤,粮食商品率达94.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历经65年的开发建设,垦区已累计生产粮食2854亿公斤,累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2231.5亿公斤。2012年商品粮总量首次迈上200亿公斤台阶,可以保障全国1.2亿城镇人口一年的口粮供应,成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绿色、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规模逐年扩大、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年末垦区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数达到287个,比上年增加2个,占全省的27%;全年种植绿色有机食品农作物199.3万公顷,占垦区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69.4%,占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的44.5%;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总数达542个,占全省的15.5%,产地认定面积263.4万公顷,占全省的28%,无公害农产品489个。到2012年末,垦区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累计获得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农场项目24个,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63个。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稳步增加,2012年建设项目45个,创建项目55个。垦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建成了部级质检中心3个,6个重点县级和3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项目全面启动。 森林垦区创建活动效果良好,生态经济型林业得到快速发展。2012年垦区林业以创建“森林垦区”为重点,全面实施林业生态护农工程、林业产业富民工程和农垦城镇森林靓化工程,使垦区园林化档次大幅度提高,林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林业增加值5.2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当年完成造林绿化24万亩,建设百亩以上森林公园52个,完善和新建绿色城堡597个,绿色通道862公里,完成绿色屏障2567条,见缝插绿2630块,使城镇暨管理区绿化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38%,区域森林覆盖率达18.4%。全年未发生大的森林、草原火灾,森林过火面积控制在0.5‰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90%以上。严厉查处毁林、毁湿案件,林政案件结案率达98%以上,森林、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畜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年初以来,垦区继续加大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力度,加快了垦区绿色健康养殖基地的建设步伐,使垦区以“两牛一猪”为发展重点的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渔业增加值3.3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全年养殖面积为2.46万公顷,水产品产量3.45万吨,比上年增长20.9%。 农业基础设施继续强化,现代化水平显着提高。年末垦区有效灌溉面积达162.1万公顷,增长5.5%,其中节水灌溉面积24.3万公顷;机电井8.6万眼,增长5.9%。现有粮食处理中心270座,种子加工厂87个,金属粮仓2383座,水泥晒场2734万平方米,农用飞机场69处。粮食仓储能力达到958万吨,比上年增长13.1%。农机装备能力显着提升,截至2012年末,垦区建设完善了380个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农业生产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7.5%。年末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818.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8%;农用大中型拖拉机6.23万台,增长6.6%,其中100马力以上拖拉机6470台,增加365台;机动水稻插秧机6.97万台,增长5.3%;联合收获机2.63万台,增长20.4%。现有农用飞机44架,垦区航化作业面积171.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整体实力不断增强。2012年,垦区全面启动“强工”攻坚战,突出抓好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和运行质量。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9.9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139.4亿元,增长31.5%;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增加值54.7亿元,增长18.2%。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175.1亿元,增长43.8%;重工业增加值44.8亿元,增长14.1%。 工业企业增效显着。全部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实现利税总额47.9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其中利润20.8亿元,增长23.0%。 建筑业生产增速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当年新开工的单位工程施工个数4500个,比上年增加1055个。当年单位工程竣工个数4258个,比上年增加823个。年内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达到868.7万平方米和653.1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6.4%和-1.0%。实现利税27.0亿元,增长16.7%,其中利润17.9亿元,增长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