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大庆市肇源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3-01-29来源:大庆市肇源县统计局 点击: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工作部署,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产业化、工业化、生态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实施项目战略,加快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全县经济内在活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经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09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4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经济增长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其中:第一产业实现97,154万元,可比增长13%;第二产业实现60,112万元,可比增长16.6%,其中:工业实现47,612万元,可比增长15.8%;建筑业实现12,500万元,可比增长19.9%;第三产业实现63,728万元,可比增长11.1%。三次产业结构43.9:27.2:28.9,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看:一、二、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5.8%、4.3%、3.3%。 二、农业 2004年,在国家和省“一免两补”惠农政策和各项措施的推动下,全市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70,516万元,同比增长10.9%,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分别实现87,450万元、2,205万元、61,511万元、18,8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5%、6.7%、7%、1.2%。在中央粮食补贴政策的鼓励下,今年农民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到146万亩,粮食产量突破10亿斤,比上年增加2.5亿斤。畜禽总量进一步扩大,奶牛存栏12,894头,同比增长27.9%。生猪存栏174,658头,同比增长46%,羊存栏343,811只,同比下降10%;生猪出栏161,040头,同比增长36%;羊出栏236,890只,同比增长40.2%,家禽出栏724万只,同比增长4%。牛奶产量32,323吨,同比增长18.3%;鲜蛋产量8,712吨,同比下降15%。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2.5亿元,同比增长10.9%;农村人均纯收入实现2,300元,同比增长31.2%,是历史上增幅最高的一年。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稳定粮食生产,调整结构,农业生产呈现增长态势。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4万亩,同比增长1.8%。全县粮食总产量达500435吨,同比增长3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完成170,221万元,同比增长1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56,017万元,同比增长9.8%;全口径工业利税实现12,343万元,同比增长2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完成3,360万元,同比增长28.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和利税占全口径的比重分别为32.9%、39.8%、27.2%,比上年分别上升0.2、2.9和9.6个百分点。主要是文国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北大荒米业、罗姆斯制衣有限公司、完达山乳业有限公司、兴源油田5户企业全年新增产值19,203万元,同比增长34.3%,拉动全县工业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10项市、县重点工业项目计划投资达13.3亿元,其中温州康迪工贸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驻大庆皮革城,一期计划投资7亿元,达产后可实现产值25.8亿元,是2004年全口径工业产值的1.5倍。随着项目牵动战略的实施,招商引资力度的进一步增强,载体建设实现突破,“三区、两城、一园”工业布局的初步建设,为我县工业经济聚集效应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740万元,同比增长25.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000万元,同比增长18.7%,口径内固定资产投资44,933万元,同比增长45%,一是交通、通讯等基本设施建设项目9项,完成投资19,622万元;二是工业新建改造项目8项,完成投资21,418万元,主要有皮革城完成投资1亿元,博爱工业园区完成投资6,000万元,北大荒米业完成投资2,100万元,帅亿集团完成投资1,543万元;三是房地产开发业正式成为我县经济中的新兴行业,开发面积23万平方米,实现历史最高点。鑫源、肇源房产公司、龙祥三家房地产公司完成投资达3,893万元,拉动建筑业增长6个百分点。在全国投资过热得以绶解的趋势下,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在路港房及工业项目建设的牵动下大幅度增加,同时拉动了工业砖瓦生产、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增长5个百分点左右。 五、财政和金融 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6,965万元,同比增长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222万元,同比增长13.4%;地方财政支出33,294万元,同比增长44.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2,760万元,同比减少16,193万元;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所各项存款余额达146,389万元,同比增加19,021万元。金融企业效益进一步扭转,实现总产出2,503万元,同比增长273%,增加值实现610万元,同比增长51.5%。 六、贸易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2,520万元,同比增长5%。从行业看,批零贸易业实现46,261万元,同比增长5.5%,餐饮业实现5,340万元,同比增长9.7%。全年外贸出口完成146.3万美元,标志着我县外贸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七、人民生活和物价 从城镇居民住户调查资料看,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平稳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195元,同比增长3%;从农村住户调查资料看,“一免两补”政策落实,畜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了收入结构,农村人均纯收入实现2,300元,同比增长31%,其中牧业人均纯收入82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5.8%,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上涨7.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1%,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8.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6%。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891元。 八、人口 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县总人口451097人,净增人口5272人。其中,城镇人口91807人,农村人口359290万人。随着我县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县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全年出生人口4904人,出生率为10.9‰;死亡人口1685人,死亡率为3.7‰;自然增长率为1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