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安康市白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11-09来源:安康市白河县统计局 点击: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省、市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主攻项目带全局,招商引资增后劲,全民创业扩增量,经济总体呈现“高开稳走、稳中提速、转中提升、又好又快”的特点,全县经济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增长加快,结构更趋合理。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5.49亿元,增长16.1%,增速较上年加快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2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1.54亿元,增长27.4%;第三产业增加值8.53亿元,增长11.4%。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5:37.2:37.8调整为21.3:45.3:33.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15594元,较上年增加3437元,增长16.7%。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2.331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份额达48.4%。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总产值92371万元,增长6.6%,其中:农业产值59860万元,增长8%;林业产值4603万元,增长4.9%;畜牧业产值24836万元,增长4.1%;渔业产值320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52万元,增长0.6%。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4204万元,增长6.4%。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产量有所下降,全年总产量达5.26万吨,比上年减少0.78万吨,下降12.9%。其中夏粮2.05万吨,同比下降17.2%;秋粮3.21万吨,同比下降9.8%。油料总产0.56万吨,增长3.1%。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7.81万亩,减少1.3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5.43万亩,增加0.1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17万亩,增加0.15万亩;烤烟种植面积1.33万亩,增加0.43万亩,产量1441吨,实现产值2018万元。全年实现粮食产值1.33亿元,烟、药、菜、果等其他经济作物产值4.66亿元,粮经产值比由上年的27:73调整为22:78。 林牧渔业发展稳定。全年造林面积4.5万亩。全年生猪饲养量27.2万头,山羊饲养量18.1万只,家禽饲养量120.93万只。全年生猪出栏14.5万头,家禽60.59万只;分别增长2.3%、8.4%。肉类总产量13591吨,增长6.0%;其中猪肉产量10213吨,增长8.2%;禽肉产量1127吨,增长10.3%。禽蛋产量3026吨,增长14.2%。全年养蚕发种1.71万张,产茧549吨。 劳务输出稳中略增。2011年末在外从业的劳动力人数6.24万人,同比增长2.19%。政府或单位有组织外出从业人数达到3.3万人,参加外出从业劳动技能培训的人数7840人,外出从业人员总收入为7.99亿元,人均劳务收入12804元,较上年人均增加253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332亿元,增长28.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5%,仍然是对经济贡献率最高的行业。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8.868亿元,增长30.4%。 工业行业全面增长,有色仍占主体。从行业看,全县规模工业10个中类行业全面增长。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7573万元,增长177%;医药制造业5.21亿元,增长72.8%;纺织业产值6767万元,增长47.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9.45亿元,增长34.2%,占总量的34.7%。 轻重工业同步快速增长。全年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7367万元,同比增长60.9%;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4618万元,同比增长42.5%。 建筑业发展加快。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039万元,增长24.1%,增速较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6800.7万元,增长110.1%;房屋建筑施工总面积达22.5894万平方米,增长19.5%;竣工面积10.6077万平方米,增长16.7%;竣工产值14278.1万元,增长45.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放缓。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1184万元,同比增长33.07%,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6.69个百分点。其中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0328万元,增长30.89%。农村非农户投资1900万元;重点项目投资148715万元,增长30.86%;房地产开发投资9713万元,增长30.2%。 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2888、76559和70881万元,分别增长1.3倍、1.2%和77.5%。 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27996万元,同比增长33.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4717万元,增长2.73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20039万元,增长23.9%。 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393套。 五、邮电通讯和能源 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县邮政业务总量963万元,同比增长27.03%,电信业务总量5485万元,同比增长5.5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3万户(含小灵通),减少4116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9.92万户,新增1.1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46.9部/百人,每百人比上年增加5.2部。全县互联网用户达8876户(含网通),新增3098户,互联网普及率14.1%。 用电量略有下降。全县全年用电量11294万千瓦时,下降10.98%。其中:工业用电量3084万千瓦时,下降7.5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478万千瓦时,增长15.29%。 “十一五”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超目标。全县“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1%,超“十一五”目标任务1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单位GDP能耗1.09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能耗降低率3.88%。 六、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017万元,同比增长16.2%,分地域看:城镇零售总额43064万元,同比增长16.5%;乡村零售总额23953万元,同比增长15.7%。分规模看:限额以上零售总额12349万元,同比增长35.9%;限额以下零售总额54668万元,同比增长12.6%。分行业看:批发业总额为7131万元,同比增长42.1%;零售业总额51054万元,同比增长12.2%;住宿业总额1063万元,同比增长19.7%;餐饮业总额7769万元,同比增长25.1%。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3%,其中食品上涨9.2%。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3277万元,增加2837万元,增长27.2%;其中: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88万元,增长30.6%。地方财政支出88511万元,增长14.2%;其中:农、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56084万元,增长63.4%(注:财政收入按综合年报和县域经济考核口径,不含基金收入等)。 金融信贷运行积极。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5784万元,比年初增加29554万元,增长12.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86859万元,比年初增加37817万元,增长25.3%。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3441万元,比年初增加20824万元,增长25.2%;其中:农业贷款92710万元,比年初增加15950万元,增长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