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黔东南州凯里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11-26来源:黔东南州凯里市统计局 点击:
凯里市统计局 2009年4月1日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缆工作全局,积极应对特大雪凝灾害、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保持了全市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89044万元,比上年增长(按可比价计算)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035万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244717万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290292万元,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12544元,增长11.22%,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1835美元。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186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650人,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机会12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7%,比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7.1,上涨7.1%。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6.3%。非食品价格上涨0.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7%;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7.5%。八大类分类价格指数呈现“五涨二跌一平”格局。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7.2%。在食品类中,粮食价格上涨6.3%、油脂价格上涨32.1%、水产品价格上涨12.5%、蛋类价格上涨2.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6.5%、菜类价格上涨10.5%。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819万元,比上年增长7.19%。其中:农业产值51046万元,增长3.77%;林业产值3931万元,下降8.7%;牧业产值34265万元,增长14.9%;渔业产值25.3万元,增长26%;农业服务业产值1074万元,增长4.17%。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815公顷;义务植树101万株,四旁植树20万株;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688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3.28%。森林火灾受害率3.9‰;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100%,林业有害生物成灾受害率2.1‰。 畜牧业和渔业稳步、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8.6万千瓦,增长6.29%;农村用电量2444万千瓦小时,增长79.31%;全年化肥施用量(拆纯)6819吨,增长0.29%;有效灌溉面积7840公顷,占耕地面积59.41%。实现了村村通电通公路;自来水受益村189个,占总村数的92.6%;通电话的村143个,占总村数的70%;农村电视覆盖率达8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稳中有进。辖区内全部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189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7家,实现增加值158713万元,增长8.3%。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6566万元,下降7.8%;重工业增加值152147万元,增长9.4%。 辖区内工业总产值673113万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市属313189万元,增长18.2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5228万元,增长9.31%,其中,市属200278万元,增长10.9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372万元,比上年增亏15512万元,其中,私营企业-2803万元,比上年增亏6367万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312万元,下降13.1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19%,比上年下降0.74个百分点。 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73990万元,增长20.36%,利润总额-191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1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473万元,比上年增长32.13%。其中: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8228万元,增长36.5%。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6957万元,比上年增长50.24%。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74893万元,增长33.92%;办公楼投资1627万元,增长115.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175万元,增长41.82%。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加值42639万元,比上年增长5.1%。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352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41公里。全社会公路、水路货运周转量55711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85042万人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32088万元,比上年增长8.8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71691部,比上年下降4.4%;移动电话271944部,比上年下降26.8%;互联网用户24008户,比上年下降5.49%。 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共353.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8.77%;接待海外游客4.35万人次,增长1.16%。实现旅游总收入36.66亿元,增长127.42%,旅游创汇983.9万美元,增长8.27%。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888万元,比上年增长30.8%。按地区分,城市265708万元,增长30.25%;农村54180万元,增长33.59%。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76238万元,增长31.5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2450万元,增长27.27%;其他行业零售额1200万元,增长1.18%。 七、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1309万元,比上年增长22.5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7139万元,增长36.67%。地方财政支出84664万元,比上年增长50.5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664万元,增长49.59%;教育支出22741万元,增长27.6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478万元,增长44.2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683万元,增长230.15%。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25170万元,比年初增加20.48%,同比增幅上升1.14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560825万元,增长22.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49555万元,比年初增加116871万元。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0124万元,比上年增长61.81%,各项赔款和给付20872万元,增长4.08倍。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市共获州级以上审批科技项目13个,资金205万元。投入科技“三项”费587万元,比上年增长36.19%。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49所,在校学生127213人。其中:高中等院校5所,在校学生27761人;普通中学43所,在校学生33960人;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2691人;普通小学146所,在校学生51421人;幼儿园51所,在园幼儿数113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 年末全市拥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2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储量15.5万册,博物馆1个,剧场、影院4个,体育场馆数4个。全市有线电视用户5389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6%,广播综合覆盖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