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徐州市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10-13来源:徐州市丰县统计局 点击:
各类市场和贸易企业较快发展。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3家,成交额9.3亿元。金都国际装饰城、同仁居大酒店、欢乐买、华润苏果、苏宁电器、苏杭时代、东安物流等服务业项目建成运营。 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完善招商引资政策,组建专业招商队伍,举办电动车展销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创新“专业+产业”招商模式,招商成果日益显现,项目投资规模逐年提升,引资总量快速增长。2011年引进外资项目18个,实际注册到帐外资4240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11亿美元,徐州润穆食品有限公司获境外投资企业经营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济徐高速江苏段建成通车,实现了城区15分钟上高速的目标;丰沛铁路获批建设,基本完成桥涵、路基工程,新修高速公路东互通、北互通,启动火车站与省道S321、S322连接线建设。全年实现增加值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客货运输快速发展,全社会客运量达1990万人,货运量175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2.7%和35.6%。交通基础设施继续改善,年末等级公路1803公里,内河港口吞吐量100万吨。城乡公交网络初步建成,开通了城市公交车,农班运营车辆达到40辆,客运总量达310万人次。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28亿元,邮政和电信业务总收入4.65亿元。年末本地电话用户数14.0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01万户,乡村电话用户3.23万户。年末移动市话(小灵通)用户5.66万户,住宅电话用户6.6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64.04万户,新增4.4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不含上网卡)4.31万户,增加0.54万户。年末邮政线路总长度384公里,农村投递线路长度2880公里。 旅游业取得新突破。旅游业发展规划初步完成,大沙河风光带、汉皇祖陵、天师故里、华强生态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加快推进,梨花节、苹果节品牌效应增强,果都大观园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存贷同步增长。江苏银行、无锡农商行、宿迁民丰村镇银行先后入驻丰县,信用联社改制核心指标达到农村商业银行组建要求,融丰、润丰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运营,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到7家。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荣获江苏省金融生态达标县。截止至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5.62亿元,比年初增加21.86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居民储蓄余额为103.88亿元,比年初增加11.46亿元,同比增长12.4%。贷款总量持续增加,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4.88亿元,比年初增加21.5亿元,同比增长34%。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各类保费收入5.77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26.8%;人身险保费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18.2%。年末累计保险赔付总额0.87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财产险赔付0.71亿元,比上年增长39.2%,人身险赔付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6%。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县企事业单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17万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1.49万人。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1178件,专利申请授权量269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积极推进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成立丰县首个企业院士工作站。与徐州工程学院、徐州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长期校地合作关系,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省知识产权示范县。 教育事业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全面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和教育惠民政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市级以上优质幼儿园、省市实验小学、市标准化学校分别达56所、23所、122所。职教中心成功创建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扎实推进,累计投入1.8亿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23.9万平方米。 九、文广、卫生和体育 文广事业百花争艳。文化、广电事业快速发展。“糖人贡”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张道陵传说、丰县吹糖人等6个项目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在苏北率先完成城区有线电视数字整体转换,被评为省有线电视示范县。全县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7%,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极大丰富了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卫生事业不断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认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治,被评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省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全县共有卫生机构数530个,卫生技术人员234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93.03万人,参合率为100%。健全县、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年末全县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100%。 体育事业成绩斐然。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成功承办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和武术散打锦标赛,丰籍运动员秦晓庆两次获世界女子摔跤冠军,黄磊荣获世界散打冠军,被评为省体育强县。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稳中趋降。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15.08万人,比上年末下降1.41万人,下降1.2%;全年出生人口2.22万人,死亡人口0.9万人,自然增长人口1.3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1.4‰。 城乡居民生活改善。脱贫攻坚任务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21.2万人全部实现脱贫,55个经济薄弱村全部通过脱贫验收,连续三年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启动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61元,同比增长17.9%,农民人均纯收入8642元,同比增长19.1%。城镇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9875元,比上年增长24%。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年底农村居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42.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4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5平方米。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年末全县从业人员66.17万人,比上年增加3.41万人。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从业人员4.35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开展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8.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 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巩固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初步形成,养老、医疗等五大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89.6万人次。积极开展慈善救助,资助困难对象1.58万名。落实商品房价格调控政策,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房2324套、28.8万平方米。特殊教育中心建设顺利启动,残疾人托养中心全面建成,被评为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