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渭南市华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8-19来源:渭南市华县统计局 点击: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0年,全县一般预算财政收入40000万元,较上年下降17.5%。其中:财政完成22647万元,下降35.9%;地税完成10847万元,增长19.67%;国税完成6506万元,增长60.1%。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15223万元,较上年增长36.99%。 201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12888万元,较年初增加67006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2.27%。其中,企业存款140557万元,增长10.9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05886万元,增长14.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7661万元,较年初增加76771万元,较上年末增长54.49%。全年贷款净增额及增速均已超过存款净增额和增速。 全县各项保费收入7637万元,增长28.9%。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790万元,增长18.5%;寿险保费收入4847万元,增长35.8%。全年支付各类赔款2676.6万元,增长6.4%。其中财险赔款1289万元,增长3.2%;寿险赔款1387.6万元,增长9.5%;短期人身赔付款67.99万元,增长43.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0年度学年末各类在校学生41722人,较上年下降5.3%。其中:小学在校学生20387人,增长0.38%;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8525人,下降10.6%。普通中学中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0943人,下降12.6%;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582人,下降7.7%。高考二本上线人数为644人(不含体育、艺术上线的92人),其中文史类170人,理工类474人;三本上线人数为1579人,其中文史类514人,理工类1065人;大专、高职上线人数为2536人,其中文史类812人、理工类1570人,艺文117人,艺理23人,体育14人。 科技创新力度增强。全年筛选20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具有一定影响的科技项目,推荐申请中、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和创新专项经费支持。截止目前,已落实项目15项,累计争取资金145.3万元。其中:市科技计划项目6项11.5万元,市园区办示范基地建设项目3项8.8万元,省科技攻关计划和创新计划项目3项25万元,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2项,争取无偿资金40万元,贷款贴息60万元。 2010年,全县专利申请总计20件,其中已授权14件,授权专利中授权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外观设计专利6件。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体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我县在县城少华广场、华州公园和步行街成功举办了华县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活动,增强了全县人民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我县非物质遗产项目线索达604个,代表性传承人598人;建立县级名录25个,入选市级名录20个,省级名录8个,国家级名录1个,是全省入选市、省、国家名录数量排名较为靠前的县、市(区)之一。我县皮影雕刻传承人薛宏权创作的《四大美女》在陕西省举办的“2010陕西省旅游商品大赛”活动中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旅游商品”。“智能皮影”被评为渭南市宣传文化思想创新项目。华州秧歌剧《灯影人家》入选2010年陕西省重点文艺资助项目,眉户小戏《一张储蓄卡》参加了“壶口杯”第三届陕西小戏小品大赛,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全民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2010年,各项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得到落实,全县已建成农家书屋30个,配发图书1590种、1637册,光碟100张、书柜5个。建成农民健身工程28个,为每个实施村配备篮球架1副、乒乓球案2副、给场地硬化补助费2.2万元。成功举办了我县2010年全民健身周运动会,参赛人员2000余人,并举办了“新华酒店杯”男子三人篮球赛、举办了“农行杯”渭南市太极拳王电视大赛华县选区预赛,我县获得优秀组织奖,各项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有力地把我县的全民健身活动推向高潮。 广电事业稳定发展。2010年,我县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县委关注,百姓关心”为立足点,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喉舌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全年播放《华县广播新闻》48期,《直通百姓》48期,综合新闻栏目《新闻360》240期2400条,并制播了《放眼华州》《古郑影像》等体现我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新农村建设、人文风情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卫生工作进展顺利。2010年,全县拥有卫生机构30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诊所71家。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1030张,其中医院床位800张,卫生院病床230张。全县有卫生人员149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36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470人,注册护士290人。今年母婴保健服务不断规范,妇幼卫生管理得到加强,住院分娩率9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4%;儿童保健管理率88.5%;婴儿死亡率8.1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推进,全县参合农民246128人,参合率达96.6%,参合住院患者达25521人次,共补偿金额3636.5万元。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010年,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区域污染治理,加大环保执法和监管力度,积极推进污染减排工作,二氧化硫削减量完成6492.8吨,化学需氧量削减量完成446.04吨,均大幅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安全生产有所改善。我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创建“平安华县”为奋斗目标,狠抓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有效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减少了一般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2010年,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22起,14人死亡,1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3.8万元。其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9起,死亡9人;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3起,造成5人死亡。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359092人(其中公安户籍人口为347913人)。全年出生人口3765人,人口出生率10.51‰;死亡人口1882人,死亡率5.25‰。人口自然增长率5.26‰,计生率98.9%,性别比为106.8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364元,比上年增加2146元,增长15.1%。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88.35元,比上年增加688.24元,增长19.1%。初步统计,全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4422元,增长16.7%。 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宽。据劳动部门统计,2010年度,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117380人,比上年净增87990人。其中城镇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22567人,农村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94813人。城镇已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4442人,比上年增加299人;城镇已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91756人,农村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616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7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4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2.69%。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8331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