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六安市霍邱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8-04来源:六安市霍邱县统计局 点击: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霍邱发展史上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县域经济建设,确保重点行业稳步发展,经济实力显着增强,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综合 据初步测算,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75.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0%,总量居全市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8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85.90亿元,增长24.9%;第三产业增加值48.30亿元,增长9.0%。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3.3%,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49.1%,比上年上升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4.2%,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27.6%,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人均GDP首次突破万元。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32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0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转移农村劳动力19028人。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614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634人;完成创业培训300人。 二、农业 全县粮食作物连续八年喜获丰收。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03亿元,可比价增长4.2%。当年粮食播种面积215173公顷,油料播种面积8699公顷;棉花播种面积1471公顷。实现粮食总产157.42万吨,比上年增加5.65万吨,增长3.7%;连续六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后,2011年再次荣获国务院表彰的全国粮食先进县称号。 棉花产量1993吨,下降13.0%;油料产量14237吨,下降57.7%;麻类1686吨,增长39.2%。 全年生猪出栏136.1万头,和上年同期持平;家禽出栏1956万只,同比增长1.1%,肉类总产量15.19吨,同比增长0.80%;蛋类总产量5.54万吨,同比增长4.5%。 水产品产量8.33万吨,同比增长5.18%。其中:捕捞产量2.27万吨,增长0.89%;养殖产量6.06万吨,增长6.88%。 新建改建畜禽规模养殖场150个。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20家。新注册农产品商标23个。新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50个。 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10409公顷,下降3.6%;旱涝保收面积87952公顷,增长0.89%;机电排灌面积59259公顷,下降0.2%。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55.6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5%;农用拖拉机11.49万台,增长5.4%;农用运输车11428辆,增长17.0%。全年化肥施用量28.84万吨,下降7.0%。农村用电量2.78亿千瓦时,增长16.8%。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83家(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调整为2000万元以上),比年初增加12家,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5.5亿元,同比增长63.3%,产值超亿元企业44家;超10亿元企业6家;超20亿元企业2家。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9.2亿元,同比增长30.1%,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市第一位和第二位。 年末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达63.87亿元,增长36.1%;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6亿元,增长9.9%。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4.93亿元,增长35.7%。重工业实现增加值61.51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7.7%,比上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重工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6.8%,其中采掘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1.8%。19个行业中有16个行业实现了增长。其中黑色金属采选业实现产值109.52亿元,增长106.0%;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49.51亿元,增长44.6%;工艺品及其他制品业28.96亿元,增长32.5%。三大行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总量的83.4%。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工业用电量持续增加。2011年工业用电量为8.5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9%。 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74.02,比上年增加193.21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97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利税30.02亿元,增长79.2%,其中实现利润21.24亿元,增长88.5%。税收超千万元企业17家、超亿元企业3家。 年末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25家,实现建筑业产值12.26亿元,增长4.3%;施工面积121.3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8%,竣工面积103.81万平方米,增长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年末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4.3亿元,增长32.8%。其中城镇投资完成70.3亿元,增长39.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9亿元,增长15.0%。分产业看:一产完成投资2.8亿元,增长44.0%;二产完成投资66亿元,增长34.4%,其中工业完成投资63亿元,同比增长43.2%;三产完成投资15.5亿元,增长25.7%。 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扎实开展。城区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和东湖路中段改造等如期竣工;南环东路和卧阳北路景观带建设、建新南路和自来水引水管网改造等项目紧张施工;重点工程快速实施;沿岗河治理、隐贤堤顶硬化和龙潭等3座中型水库出险加固顺利竣工;河口保庄圩、汲河治理、城东湖蓄洪区6条撤退道路正在实施;;冯井至临水道路改造、罗岗大桥重建全面完成;孟集至冯瓴等3条41公里道路改建正在扫尾;周六高速建成通车;阜六铁路开始铺轨;冯井22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农网改造和城北110千伏变电站正在建设;新建各类通信基站179个。 五、贸易和招商引资、园区建设 年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035万元,同比增长18.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441023万元,同比增长11.2%;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65012万元,同比增长29.2%。按行业分,批发业30477万元,同比增长35.6%;零售业525852万元,同比增长17.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47541万元,同比增长42%。 2011年进出口总额12432万美元,同比增长34.2%。总量位居全市第2位。 2011年末全县招商引资实现境内到位资金90.4亿元,同比增长54.0%,其中利用省外资金81.9亿元,同比增长56.2%。利用境外资金4231万美元,同比增长37.8%。签约项目172个,在建项目140个,全县140个超千万在建招商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51个,其中1-5亿元项目44个,5-10亿万元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招商引资总量、重大项目数量和争取项目资金总额均居全市第一位。 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三区二园”完成基础建设投资5亿元,新增建成区4.6平方公里,全年新入驻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8个。经济开发区枣高路改移、工业大道建设、彭店安置房一期和生活供水工程建成使用。城北工业项目区工业二路一期工程顺利完成。姚李工业项目区新增面积1平方公里。长集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成区达3.2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