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黄山市祁门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8-04来源:黄山市祁门县统计局 点击: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国内外发展环境极为复杂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展示区”目标,开拓创新,克难而进,县域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GDP)387173.5万元,同比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982万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66653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170538.5万元,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由上年的13.4:40.5:46.1调整为12.9:43.0:44.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605元,比上年增加3538元。 2011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319人,帮助困难群体就业273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7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新的增长点不多,人才不足、土地紧张、资金短缺等问题依然突出;工业化水平不够高;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困难群体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民生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仍需提高等。 二、农业 2011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284万元,同比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49249万元,增长5.2%;林业产值16413万元,增长6.8%;牧业产值11771万元,下降1.3%;渔业产值951万元,下降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00万元,增长0.0%。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200公顷,比上年减少17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445公顷,比上年减少394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893公顷,比上年增加198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48001吨,增长0.4%;蔬菜产量46538.8吨,增长7.8%;油料产量4699.5吨,增长7.2%;茶叶生产实现量值双增,产量5160.5吨,增长6.0%,产值21263万元,增长26.6%;肉类总产量6270吨,增长1.3%。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01910千瓦,比上年增长5.1%。农用拖拉机3540台,增长2.3%;农用运输车789辆,增长16.9%。全年化肥施用量7237.1吨,增长1.3%。农村用电量1622.5万千瓦小时。有效灌溉面积6897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社会工业完成总产值42900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29737万元,同比增长22.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52户,完成总产值314198万元,增长59.3%,实现增加值81865万元,增长26.4%。全县工业化率达33.5%。非公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达60.21%。 全县15个工业行业生产实现全面增长,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304.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371.4%,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91.6%,金属制品业增长71.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8.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8.0%,纺织业增长40.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5%。全年新产品产值18517万元,增长10.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人造板增长558.6%,电动自行车增长484.1%,中成药增长113.6%,交流电动机增长43.0%,精制茶增长40.4%,电光源增长34.8%,集成电路增长29.7%,水泥下降13.4%。企业供电量8537万千瓦小时,增长66.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6916万元,比上年增长5.7%。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26394万元,增长99.2%,实现利润总额1089.6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7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7.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3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1120万元,同比增长33.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25%,投资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投资效果系数为19.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步伐明显加快,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47000万元,占全社会的44%,制造业依然成为工业投资的热点,全年制造业投资138000万元,占整个工业投资的93.9%。 房地产投资依然繁荣。全年房地产投资共完成32769万元,同比增长98.1%,投资总量是上年的2倍;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达6167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商品房销售额16643万元,比上年增长42.7%。 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29个省“861”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2亿元,同比增长70.4%。60个市“十大工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3亿元,同比增长2.1%。80个县“331”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5亿元,同比增长8.6%。全年共向上申报项目426个,项目立项307个,争取到位各类政策性项目资金5.2亿元,谋划储备服务业项目129个。随着阊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新城区建设工程、3.5万伏输配电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城镇面貌不断改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为42.6%。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187万元,增长15.3%,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059万元,增长32.6%。从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75684万元,增长16.2%,乡村实现零售额40503万元,增长13.8%。从构成看:批发业完成2705万元,零售业完成83518万元,住宿业完成2273万元,餐饮业完成2769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7%、15.3%、17.2%和15.4%。“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政策实施促进了消费潜力的释放,全县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4629台,销售额5464.05万元,补贴资金1384.93万元,补贴到位率100%,家电“以旧换新”五大产品销售5317台,销售总额2048.81万元,兑付补款199.36万元。 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82万人次,同比增长50.4%,实现旅游总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35.2%,其中入境游客接待9060人次,同比增长51%,创汇50.2万美元,同比增长82.5%,旅游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旅游市场营销亮点纷呈,全县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全年共有15家外贸企业发生出口实绩,进出口总额达到3883.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6.3%,增幅创历史新高。新增出口企业2家,出口达500万美元以上1户。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62.5万美元,同比增长19.37%。新批项目1个,外商直接投资额为158万美元,其中,到位外资31.5万美元。全年新签项目58个,比上年同期减少4个,项目开工率86%,协议投资额32.55亿元,实际到位内资33.1亿元,增长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