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黔西南州兴仁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6-30来源:黔西南州兴仁县统计局 点击: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1年全县共完成了162个村级农家书屋点建设,实现了全县全覆盖。完成了十六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真武山、城北、民主三个社区文化室和文化中心投入使用。2011年,共普查文物32项,其中复查8个,新发现26处;古墓葬21处,古建筑47处,石窟寺及石刻6处,古遗址3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80处,其他1处。 全县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医院、乡镇卫生院19所。卫生机构床位896张,卫生技术人员91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15人、注册护士286人。疾病预防控制、监督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加快,总投资7408万元,建筑面积33200平方米,县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新建村级卫生室28所;中医院院区建设已进入征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提高,覆盖面再次扩大,参合农民达400149人,参合率96.2%,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49964份,其中城镇完成30391份,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36560份;农村完成219573份,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291409份。全面落实艾滋病、结核病、麻疹、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儿童免疫接种率继续维持高水平。 体育事业发展不断加强。全年共举办群众体育活动,有春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展巾帼风采构和谐兴仁”系列体育项目比赛;“全民健康生活”系列体育活动;“庆五一.迎建市”全县职工8×50米接力赛。积极组织运动员参加省、州级比赛。总投资近5000万的体育运动中心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建设农民健身体育场地工程6个,现已完成村级农民健身体育场地工程5个。完成社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共3个。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财政投入环境保护事业支出3045万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重点对县城和城郊接合部环境进行整治;对县城餐饮业、服务业、洗车场、汽车和摩托车修理场、文化娱乐场所等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整治,县城环境污染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在煤矿企业中,现有的44对煤矿,已安装污水处理设施的有40家,已通过州级废水单项验收的有15家,待验收的有25家。同时督促煤矿企业抓好矸石挡墙、堆场和工业广场建设及废弃矸石场的覆土绿化和矿区绿化、硬化等工作。 空气环境质量良好,据环境监测发布:城区空气质量周报47期,主要污染因子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污染指数为49,污染源平均浓度为0.098mg/m3,环境空气质量达到I标准。其中35周环境空气质量达到I标准,12周环境空气质量达到II标准。发布风景名胜区(鲤鱼坝)空气质量周报49期,主要污染因子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污染指数为15,污染源平均浓度为0.03mg/m3,环境空气质量达到I标准。其49周均环境空气质量达到I标准。预计2011年,我县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195.32吨以内,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108.2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704.262吨以内,氨氮排放总量为263.541吨以内,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十一、城乡居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2011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8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385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7%。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恩格尔系数)的比重为36.4%。 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196.2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4.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28.38元,同比下降6.2%。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恩格尔系数)的比重为37.0%。 2011年,我县城镇现有失业人员2024人(其中2010年结转420人),新增失业人员1604人,就业安置15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就业转失业人员同比增幅控制在7%以内。 社会保险工作起得显着成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有222561人参保,综合参保率为85.87%,其中:农业人口参保215903人,参保率为87.71%;非农人口参保6658人,参保率为51.13%。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参保1515人,全县共有参保单位83家,覆盖全县国有、集体、外资、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及自由从业人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8365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已参保农村居民400149人,参保率96.2%;全县已参保城镇居民28767人,参保率99.8%。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已参保职工人数16533人,参保率99.6%。失业保险企事业单位参保人数8070人,其中:企业参保人数1290人,事业单位参保人数6780人。全年共有城市、农村享受低保对象31633户64491人,共发放低保资金8011.97万元。全县共有乡镇敬老院11个,床位132张、院民97人,床位率74%;有福利院1个,床位24张、院民18人,床位率75%。全年共发放各类优抚资金519.08万元,支付城乡、优抚医疗救助资金427万元,发放五保供养金113.92万元。 注: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计划总投资50万元及以上的城镇和农村非农户项目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