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黔南州瓮安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6-30来源:黔南州瓮安县统计局 点击:
2008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冰雪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2008年完成县生产总值(GDP)269568万元,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0594万元,增长10.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9951万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9023万元,增长9.5%。 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分别由上年的32.1%、34.9%、33.0%调整为29.8%、37.1%、33.1%。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0240公顷,比上年增长9.19%,粮食播种面积43855公顷,比上年增长11.93%,油菜籽播种面积9157公顷,比上年增4.96%,烤烟播种面积4527公顷,比上年增13.63%。蔬菜种植面积8633公顷,比上年增23.24%。年末果园面积2195公顷,比上年增0.27%,茶园面积1169公顷,比上年增1.38%。 全年粮食产量200813吨,增长4.4%。其中,夏粮产量38840吨,增长0.15%;秋粮产量161973吨,增长5.47%。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5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32%。其中:农业产值60502万元,林业产值2600万元,畜牧业产值62034万元,渔业产值83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62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64%、20.26%、24.47%、7.32%、17.97%。 林业稳步发展,全年林业实现产值2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26%。油桐籽、五倍籽等林产品产量呈下降趋势。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通过畜禽良种补贴,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等措施,促进了生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完成畜牧业产值62034万元,增长24.47%;肉类总产量31811吨,增长13.56%。水产品产量697吨,比上年减10.41%。 农业水利设施继续改善。全年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386万元,其中:国家投入3809.8万元。加固水库3座,恢复加固小山塘37口,修复防渗渠道130.8公里,恢复灌溉面积8000亩,实现灌溉效益37800亩,其中:新增水田灌溉面积6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平方公里。 在国家惠农政策引导下,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提高。新入户拖拉机401台,全县农用机车共1818台;完成各级购机补贴232万元;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8.0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5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工业总产值为295755万元,增长25.4%。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65884万元,增长34.56%;工业增加值98858万元,增长12.0%,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64608万元,增长13.1%。 焦煤、磷矿石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16.54%、23.53%。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64872万元,比上年增长30.67%;利润总额43432.3万元,比上年增长77.02%;亏损面为13.5%%,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定发展,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93万元,增长19.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538万元,同比增长40.1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991万元,比上年增长18.8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5.59%。 五、国内贸易、旅游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180万元,比上年增长27.94%,其中县以下17927万元,同比增长27.08%。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67%,实现旅游总收入4560万元,增长26.67%。 六、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 交通运输和邮政通讯业全年完成增加值22842万元,增长20.1%。年末县内公路通车里程1096公里,货物运输量285万吨,同比增长16.33%,货物周转量1965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40.89%。邮政业务总量2699万元,同比增长39.7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5万户,增长19.05%;移动电话14万户,增长23.7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2541万元(不含退税),比上年增长35.1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869万元,比上年增长36.74%。在财政总收入中,国税完成13499万元,同比增长25.12%;地税完成16306万元,同比增长41.72%;财政完成2736万元,同比增长53.19%。全县财政总支出累计完成71945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70097万元,比上年增长48.50%。在一般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与就业、环境保护、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等支出增长幅度较大。 金融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639万元,同比增16.8%。年末全县金融各项存款余额324132.38万元,同比增34.44%,比年初增加83037.15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13053.1万元,同比增32.74%,比年初增加52543.8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67414.87万元,同比增长6.2%,比年初增加3937.77万元。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商业保险保费收入5338万元,比上年增长29.65%;各项赔付款3481万元,比上年增长81.87%。赔付率为65.21%,比上年提高18.72个百分点。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 继续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全年科学技术费用支出688万元。 教育事业继续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1403人,小学在校学生4040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高、中考成绩显着,向国家输送大学专科以上新生1931人,其中一类本科244人。 文化艺术、电视广播等各项事业继续发展。2008年完成了县图书馆、文化馆两馆的开馆运营,图书馆已上架图书1.5万多册,文化馆的音乐、美术、舞蹈等培训班已经开班。广播电视覆盖率95%。基层文化建设逐步得到加强,成功立项“瓮安县22个乡镇文化站”项目,正在实施“县乡光纤联网工程”、“各乡镇调频广播”、“县城及银盏、草塘数字电视整转”等项目将极大地推动全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完成了20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48个村卫生室的建设,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86%。切实加大了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治力度,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得到加强,全年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计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8年,全县出生人口5440人,出生率为11.73‰;死亡人数2214人,死亡率为4.77‰;人口自然增长率6.9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