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金昌市永昌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4-28来源:金昌市永昌县统计局 点击: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特色强县、工业强县、科教强县、全民创业、统筹城乡、和谐共享”发展战略,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4401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895万元,增长5.65%;第二产业增加值219452万元,增长17.47%;第三产业增加值132670万元,增长11.22%。人均GDP达到18822元(折合2915美元),比上年增长13.02%。 全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6%,同比上涨5.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指数上涨13.4%;衣着价格指数上涨3.9%;烟酒及用品价格指数上涨4.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指数与上年持平;医疗保健价格指数上涨0.1%;交通和通信价格指数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指数上涨1.1%;居住价格指数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6.1%。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上涨7.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8.3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5.1%;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上涨7.6%;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4.7%。 二、农业 2011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85.43万亩,比上年增加1.25万亩,同比增长1.4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63.8万亩,增加2.6万亩,增长4.25%。小麦播种面积28.63万亩,增加0.18万亩,增长0.63%;啤酒大麦面积22.33万亩,减少0.49万亩,下降2.1%;玉米面积11.26万亩,增加2.56万亩;油料面积6.65万亩,减少1.64万亩;蔬菜面积11.18万亩,增加0.18万亩;瓜果面积0.25万亩,减少0.24万亩;药材1.73万亩,增加0.68万亩。 2011年,发放各类政策性补助资金9281万元;新增龙头企业7家,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23万人,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6.52%,比上年提高6.23个百分点;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条101.12公里,99%的行政村实现通油路、水泥路;新建日光温室478座,新改建食用菌棚1102座。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达到1.72万亩,完成封(山)育林育草面积2.5万亩,退牧还草50万亩,防护林1.69万亩,经济林300亩,新育苗木400亩。 2011年畜牧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县新发展规模养殖户506户,累计达到2.58万户,建成万只羊场3个、千头牛场3个,新建养殖小区8个。全县畜禽总饲养量为187.58万头(只),同比增长2.07%。其中羊饲养量为93.92万只,增长0.6%。猪出栏4.89万头,下降0.5%;牛出栏0.67万头,增长4.7%;鸡出栏34.85万只,增长5.61%。 2011年,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7.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4%;农用拖拉机3.71万台。全县年机耕面积52.67万亩;机播面积62.04万亩;机收面积36.06万亩。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80.8%,较上年提高3.55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9.2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97亿元,增长17.1%;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25亿元,增长18.16%。 2011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0.23亿元,比上年增长31.7%;产销率97.3%,比上年下降了2.2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6亿元,比上年下降29.4%;利润总额1.12亿元,下降52.4%;综合效益指数94.2%,比上年下降3.35个百分点。县属1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有11户,同比增加5户,亏损面73.3%,亏损企业亏损额0.41亿元,比上年增亏了0.13亿元。 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2.08亿元,比上年增长79.1%。全部国有及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金额69.73亿元。本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4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0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8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02亿元,同比增长55.09%。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4万元,增长17.19%,城镇投资17.25亿元,增长14.78%;农户投资2.46亿元,增长5.14%。全县共实施投资项目15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3个,本年投产项目54个;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34亿元,同比增长61.8%。商品房销售面积6.68万平方米,下降73.69%,其中住宅6.36万平方米,下降72.52%;商品房销售额1.32亿元,下降90.1%。 全年签订招商引资项目42个,落实到位资金9.5亿元,同比增长23.6%。 五、商贸流通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36亿元,增长15.0%;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67亿元,增长14.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4亿元,增长8.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63亿元,增长33%。从规模看: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08亿元,增长25%;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7亿元,增长12.7%。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平稳。2011年末,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5664户,从业人员9104人,注册资金43.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2.1%和10.7%;私营企业523户,从业人员10295人,注册资金14.7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6.11%和48.7%。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3.79亿元,增长14.4%,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07%,增加0.36个百分点。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226.14公里,全年开工建设通村油路16条,里程141.05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438万人,比上年增长9.27%,客运周转量28609万人公里,增长3.96%;货运量达到1100万吨,增长9.56%,货运周转量68424万吨公里,增长10.3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396万元,比上年增长13.3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2万户,下降25.1%,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5万户,乡村电话用户0.7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7.08万户,增长22.09%。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8.9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0部/百人。全年订阅报纸228.3万份,同比增长1.5%;杂志10.4万份。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3.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其中,一日游游客15.35万人(次),过夜旅客7.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46.08万元,增长45%。 七、财政、金融、保险 2011年,全县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32%;一般财政收入1.8亿元,增长44%。 201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5.69亿元,比年初增加9.3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0.2%。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5.83亿元,比年初增加5.37亿元,同比增长17.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8.14亿元,比年初新增贷款10.2亿元,同比增长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