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白银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4-13来源:白银市统计局 点击: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新要求,全力推进稳增长、转方式、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亿元,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215.82亿元,同比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117.97亿元,同比增长13.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2.1:54.99:32.91调整为11.18:57.43:31.3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0.92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2.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52个百分点。 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34.5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12亿元,增长44.55%。其中:市级收入6.61亿元,增长47.73%;县区收入10.51亿元,增长42.62%。一般预算支出84.37亿元,增长16.97%。其中:医疗卫生支出7.53亿元,增长12.35%;社会保障与就业14.05亿元,增长40.95%;农林水事务支出10.49亿元,增长19.68%;教育支出16.91亿元,增长10.03%;节能环保支出3.73亿元,增长7.2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0%,消费品价格上涨5.5%。构成居民消费品价格的八大类中,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分别上涨13.2%、3.7%、0.3%、8.7%;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分别下降1.4%、3.2%、1.6%、1.2%。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8.45%。其中:轻工业上涨30.13%,重工业上涨18.26%;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18.28%,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27.76%;煤炭产品价格上涨30.44%,化工原料及制品价格上涨10.67%,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上涨29.34%。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53.21万亩,比上年增加7.65万亩,增长1.7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63.15万亩,同比增长0.89%。小麦播种面积73.89万亩,同比下降7.57%;玉米播种面积132.18万亩,比上年增加0.5万亩,增长0.38%;薯类播种面积102.73万亩,比上年增加6.55万亩,增长6.81%;蔬菜种植面积26.1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3.4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70.4万吨,增长5.52%。其中:夏粮15.65万吨,下降13.73%;秋粮54.75万吨,增长12.7%。粮食亩产达到193.9公斤。蔬菜产量119万吨。油料、瓜类、水果产量分别为1.65万吨、13.84万吨、14.63万吨,黑瓜籽产量1.22万吨。 全年全市造林作业面积21.67万亩,封山育林面积43.61万亩,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01.72万亩,当年苗木产量7041万株,本年出售树苗4368万株。 年末大牲畜存栏24.74万头;牛存栏7.39万头;猪存栏60.07万头,羊存栏169.61万只,鸡存栏480.86万只。猪出栏66.11万头,牛出栏3.93万头,羊出栏123.96万只。肉类总产量7.95万吨,增长1.92%;鲜蛋产量1.58万吨,增长4.05%;牛奶产量2.22万吨,增长1.54%。水产品产量1721吨。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99.27万千瓦;农用排灌动力18.11万千瓦;水窖41.56万眼;水平梯田216.62万亩,其中:本年新增18.2万亩;年末拥有拖拉机63628台,联合收获机140台,农用水泵8064台,排灌溉动力机械11315台,农用载重汽车4202辆,农用运输车67283辆,其中:低速载货汽车4322辆。全年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4.79万吨;农村用电量4.03亿千瓦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1.62万亩,当年新增1.54万亩;机械铺膜面积18.06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8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49.69亿元,同比增长15%;省属企业完成增加值82.06亿元,增长18.2%;市及市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32.77亿元,增长18.5%。 有色行业完成增加值44.78亿元,同比增长24.9%;煤炭行业完成增加值35.9亿元,同比增长10.8%;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6.55亿元,同比增长10.7%;电力行业完成增加值34.82亿元,同比增长13.8%。这四大行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2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生产原煤1244.18万吨,同比下降1.3%;发电量188.44亿千瓦时,增长4.4%,其中:火电增长7.9%,水电下降2.7%;十种有色金属50.29万吨,增长13%,其中:铅下降16.6%,铝增长7.7%,锌增长6.1%,铜增长42.5%;水泥398.92万吨,增长28.3%;烧碱10.47万吨,增长5.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539.36亿元,同比增长31.9%,产销率为97.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7.3亿元,同比增长50.48%;实现利润15.66亿元。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共亏损33户,同比增加11户,亏损额为7.35亿元。 全年全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0.95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63家,年末从业人数2.94万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4.88亿元,增长20.6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37亿元,比上年增长增长25.91%。其中:中央、省属单位完成投资63.35亿元,下降1.9%;市及市以下完成投资158.02亿元,增长42.05%。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7.33亿元,同比增长26.14%;农村固定资产资4.04亿元,增长14.7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39亿元,增长2.9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投资144.21亿元,增长31.39%;第三产业投资69.7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全年全市施工项目个数593个,其中新开工353个,当年投产项目325个,年末新增固定资产180.69亿元。 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5.22亿元,同比增长29.5%。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68.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4.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2%。商品房销售额22.46亿元,同比增长31.13%。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2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4790万人,客运周转量200170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6010万吨,货运周转量1068750万吨每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39亿元(200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9.1%。本地电话用户年末达到23.3万户;农话用户年末达到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124.21万户,增加39.0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5部/百人,每百人增加22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