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忻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3-13来源:忻州市统计局 点击: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力实施“十二五”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5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8亿元,增长4.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9%;第二产业增加值286.0亿元,增长25.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第三产业增加值213.7亿元,增长7.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5%。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4.8亿元,增长5.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3.3亿元,增长7.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9.3亿元,增长9.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020元,按2011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2860美元。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22.2亿元,比上年增长35.5%。一般预算收入53.4亿元,增长26.5%。税收收入104.9亿元,增长42.3%,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99.5亿元,增长42.2%。一般预算支出1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8.7%,教育支出增长31.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2.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6.1%,环境保护支出增长0.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8.2%,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3.8%。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9.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6%,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2%。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47.3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7%。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2.25万公顷,增长0.4%;油料种植面积3.47万公顷,下降1.4%。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24.26万公顷,增长1.95%。 全年粮食产量148.54万吨,比上年增长7.8%。其中,夏粮0.13万吨,增长16.9%;秋粮148.41万吨,增长7.8%。 全年完成造林40032公顷,增长1.6%。其中,经济林面积7639公顷,增长30.4%。全年木材产量11634立方米,增长36.9%。 全年全市猪牛羊肉总产量8.2万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5万吨,增长0.4%;牛肉产量0.6万吨,增长7.5%;羊肉产量2.6万吨,增长9.4%。年末生猪存栏52.2万头,增长7.6%;生猪出栏51万头,增长0.23%。牛奶产量3.8万吨,增长9.9%。禽蛋产量5.4万吨,增长13.2%。水产品产量2065吨,增长10%。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25.9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6%。机械耕地面积27.25万公顷,下降2.3%,机械播种面积24.5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2.6%,机械收获面积8.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0.8%。全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87401万元,增长10.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5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8%。 全社会原煤产量4625.5万吨,比上年增长4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210.2亿千瓦时,增长23.6%;焦炭产量189.4万吨,增长11.8%。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1%。其中,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1亿元、33.6亿元、189.4亿元和62.3亿元,分别增长51.0%、14.4%、59.4%和47.1%;新兴产业中,建材工业、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亿元、10.8亿元、86.6亿元、0.7亿元和1.0亿元,分别增长43.0%、36.9%、50.9%、52.4%和54.4%。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08.1亿元,比上年增长43.4%;实现利润62.2亿元,增长36.0%。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0.91亿元,下降28.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6亿元(老口径为573.5亿元),增长35.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03.7亿元,增长25.1%。 从登记注册类型情况看,内资企业投资510.5亿元,增长34.6%;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投资0.4亿元,增长187.3%;个体经营5.1亿元,增长98.2%。 从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16.8亿元,增长92.7%;第二产业投资312.4亿元,增长44.9%;第三产业投资186.9亿元,增长18.5%。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312.4亿元,增长45.4%。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40.7亿元,增长155.1%;非煤产业投资171.6亿元,增长7.5%。传统产业(煤炭、焦炭、冶金、电力)投资合计239.8亿元,增长43.6%,新兴产业(食品、建材、化工、装备制造)投资合计55.5亿元,增长49.8%。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34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720.3亿元,完成投资217.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42.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4.1亿元,增长32.9%。其中,住宅投资完成19.5亿元,增长21.7%;办公楼投资1.0亿元,增长968.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6亿元,增长60.9%。 五、能源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3442.9万吨,比上年增长41.8%;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917.5万吨,增长26.4%。 全年全市向省外运输煤炭1137.1万吨,比上年增长40.1%,外运煤炭占原煤产量比重24.6%。在外运煤炭中,铁路运输1083.5万吨,增长33.5%;公路运输53.6万吨,增长100%。向市外运输焦炭143.9万吨,增长4.7%,外运焦炭占焦炭产量比重76%。 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总量92.0亿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2.1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2.3%;第二产业用电63.1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68.6%,其中工业用电61.9亿千瓦小时;第三产业用电19.1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20.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7.8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8.5%。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3.7亿元,增长17.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8亿元,增长10.5%。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191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1.4%。其中,进口额18万美元,下降85.3%;出口额19140万美元,增长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