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陕西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3-04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点击: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2011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22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增幅回落2.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793.89亿元,比上年多减237.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865.26亿元,增长16.1%,增幅回落4.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23.14亿元,少增1568.19亿元。 2011年末,境内有各类证券公司3家,其中,证券营业部105家(含外地公司在陕西的营业部),比上年增加17户。期末证券开户数21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6万户。证券市场各类证券交易量11954.46亿元,比上年下降20%。其中股票基金交易量12056.18亿元,下降14.8%,期货代理交易额18547.26亿元,下降60%。 全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43.72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01.51亿元,增长18.8%;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42.21亿元,下降2.5%。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86.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财产保险公司赔付支出48.31亿元,增长26.4%;寿险公司赔付支出38.2亿元,增长21.8%。 十、科学技术 全年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851项,其中,农、林、牧、渔业163项,采矿业71项,制造业161项,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8项,建筑业23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64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0项,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49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3项,教育7项,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15项,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3项,其他34项。 全年签定各类技术合同11125项,合同成交总额215.37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6017项,成交金额147.48亿元;技术转让合同569项,成交金额17.67亿元;技术咨询合同655项,成交金额2.62亿元;技术服务合同3884项,成交金额47.6亿元。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总计32227件,其中发明专利13037件,实用新型专利11643件,外观设计专利7547件;专利授权量总计11662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139件,实用新型专利6958件,外观设计专利1565件。 全省共有各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09个;在陕的国家检测中心26个,其中筹建中8个。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74.86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03%。 全省共有图书馆112个,群众艺术馆11个,文化馆109个。 全年出版报纸87种、6.9亿份、41.14亿印张;出版各类杂志268种、7810万册、5.2亿印张;出版图书6378种、2.13亿册、15.8亿印张。 全省拥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19个、馆藏1.43万个全宗,其中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63.88万册、6.9万件。 年末全省共有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0座,电视台10座,县级广播电视台88座。 全省拥有卫生机构36403个,其中医院871家,社区服务中心(站)529家,卫生院1658家,村卫生室27174个。共有床位15.38万张,其中医院病床11.43万张,卫生院病床2.68万张。共有卫生人员27.56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74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6.57万人,注册护士7.02万人。 2011年新农合参合率达97.1%。截至年末共有56个县区、110所县级公立医院进行综合改革。 积极组团参加国际国内大赛,全省运动健儿获得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金牌5枚;国际大奖赛、世界杯分站赛金牌9枚;全国锦标赛、冠军赛金牌24枚。先后承办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全国竞走锦标赛、U18赛艇锦标赛等11项全国性比赛。 全年体育彩票销售达1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十二、水利 全年完成水利系统建设投资158.58亿元,比上年增长33.9%。 全年有效(农田)灌溉面积1274.34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861.31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812.83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407.09千公顷,堤防长度6391公里。已建成水库1041座(含电力部门管理的安康赢湖和蔺河口水库),总库容77亿立方米,其中大型9座,库容为43.49亿立方米。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87处,有效灌溉面积1009.89千公顷,当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82.1万人。水利供水工程总供水量87.76亿立方米,其中向农业供水58.21亿立方米,工业供水13.24亿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供水11.84亿立方米,城镇公共供水2.37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2.1亿立方米。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91.69万吨,比上年削减3.2%。氮氧化物排放量83.19万吨,增长8.6%。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55.78万吨,削减2.1%。其中工业和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4.98万吨,削减3.9%;农业源排放量20.13万吨,增长1.1%。氨氮排放总量6.34万吨,削减1.6%。其中工业和生活氨氮排放量4.68万吨,削减2.5%;农业源排放量1.56万吨,增长1%。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1860起,比上年上升8.4%;死亡2219人,下降3%。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38起,增加8起;死亡166人,增加22人。发生一次死亡10-29人的重大事故3起,增加2起;死亡32人,增加4人。 十四、人口 201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742.6万人,比上年增加7.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930.4万人,占51.58%;女性人口1812.2万人,占48.42%,性别比为106.52(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出生人口36.45万人,出生率为9.75‰;死亡人口22.66万人,死亡率为6.06‰;自然增长率为3.69‰。城镇人口1770.2万人,占47.3%,乡村人口1972.4万人,占52.7%。0-14岁人口占15.28%,15-64岁人口占75.68%,65岁及以上人口占9.04%。 十五、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5元,比上年增加2550元,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在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4051元,增长16.3%,占收入的比重为70%;转移性收入5033元,增长19.1%,占25.1%;经营净收入772元,增长34.6%,占3.8%;财产性收入214元,增长14.3%,占1.1%。 ![]() ![]()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783元,比上年增加1961元,增长16.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28元,比上年增加923元,增长2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3%。其中,工资性收入2384元,增长37.4%,占纯收入的比重为47.4%;家庭经营收入2029元,增长7.8%,占40.4%;财产性收入165元,增长70.4%,占3.3%;转移性收入450元,增长15%,占8.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96元,比上年增加702元,增长18.5%。农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