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上海市徐汇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3-12来源:上海市徐汇区统计局 点击:
2011年是区域“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了良性轨道,总体保持了稳步发展态势,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5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8%,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71.90亿元,下降2.1%;第三产业增加值784.77亿元,增长10.2%,占全区GDP的比重为82%,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增加值基本保持“二八开”比例。 财政收支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70.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完成区级财政收入100.06亿元,增长12.5%,区级财政收入在九个中心城区中总量排第一。全年完成税收收入253.36亿元,增长12.7%。现代服务业、商业、房地产业、工业四大行业税收占税收总量的比重达到90%。其中现代服务业完成税收101.21亿元,增长22.3%;商业完成税收52.96亿元,增长12.8%;房地产业完成税收44.36亿元,增长13.8%;工业完成税收29.44亿元,下降11.4%。全年区级财政支出119.32亿元,增长20.2%。 现代服务业 全年实现增加值343.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1%,拉动全区GDP增长4.9个百分点。完成营业收入1045.29亿元,突破千万亿大关,增长16.1%。实现税收收入101.21亿元,突破百万亿大关,增长22.3%。重点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信息、专业、科研、金融服务业重点行业增长迅速,营业收入占比达到91%。文化与旅游会展服务业保持稳步发展,营业收入增长7.4%,税收基本与上年持平。 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9.3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9%。全年工业总产值648.39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2.08亿元,增长3.3%。全年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2.72亿元,增长2.7%,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8.4%。高技术工业中体量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势平稳。电子计算机、医药和通用仪器仪表制造等行业体量虽不大,但增速较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39亿元,增长5.9%。 商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67.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8.61亿元,增长10%。全年商品销售总额实现2190亿元,增长1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46亿元,增长12.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45.71亿元,增长11.1%。港汇广场品牌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徐家汇商圈销售明显增长。商圈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71亿元,增长11%。港汇全年销售额实现了23.7%的大幅增长,其总量和增幅均领先于其它商场。消费市场新兴业态发展迅猛。电子商务、电视购物、折扣店等新兴业态走势良好。迅销、橡果国际全年销售额分别达到29亿元和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4%和54.8%。 房地产业 全年房地产实现增加值70.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4.66亿元,下降24.7%;商品房施工面积455.55万平方米,增长19.3%;竣工面积112.45万平方米,增长259.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9.06万平方米,增长40.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4.89万平方米,增长18.7%。存量房交易面积63.48万平方米,下降29.8%。 旅游业 全年实现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58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5亿元。 开展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有18家旅行社成为A级旅行社,其中5A级1家,4A级2家,3A级14家。评定星级旅游饭店2家,评定绿色旅游饭店14家,10家三星级及以下旅游饭店通过了星级复核。上海植物园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评出金盘级旅游餐馆5家、银盘级10家、铜盘级20家。评出旅游购物示范店6家,旅游购物推荐店5家。有15家旅游饭店进行节能技改,总投资额超过500万元,年节能500吨标煤。顺利完成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的接待服务保障工作,共接待来自169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媒体记者等3293人。 二、改革开放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实现国资效益持续增长,国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健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服务区域成效日益明显,围绕“促进优势产业、提升保障能力”的发展重点,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全区国资系统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平稳态势,预计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8亿元,净利润7.6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05%。 国内合作 全年引进内资企业2194家,注册资金122.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有120家,引资总额达到107.97亿元(含增资47.91亿元),占全区引资总额的88.5%。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着,全年新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1007家,注册资金65.55亿元(含增资15.62亿元),分别占总户数的45.9%,占总资金额的53.7%。 全年接待市内外来宾共510批次、计4282人次,其中外省市来访49批次、计837人次。完成援滇、援藏、援疆计划内对口帮扶专项资金668万元的筹措工作以及与云南省红河州屏边、泸西帮扶项目协议的签约工作,为红河州泸西县少数民族科技文化活动室、花卉大棚项目建设补助捐赠45万元;向红河州蒙自精品石榴园捐赠(皮卡)运输车一辆捐赠10万元。帮助解决西藏拉孜县中学体育沙石场地改造资金,在计划外区政府捐赠150万元、区教育局捐赠80万元;另外积极帮助改善拉孜县福利院条件,添置急需生活设施捐赠10万元。 吸引外资 全年吸收外资合同金额9.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8%。其中,新批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360个,吸收外资合同金额4.64亿美元;增资项目153个,吸收外资合同金额4.52亿美元。新批和增资总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达5.59亿美元,占全年合同金额总数的61.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68亿美元。全年新批现代服务业企业159家,合同金额7.2亿美元,占引资总额的78.6%。2011年在医疗服务行业引资上实现零的突破,引进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综合性国际医院——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300万美元。总部经济发展呈良好势头,年内本区新落户4家管理性地区总部、6家投资性公司。截至2011年底,落户徐汇的跨国公司管理型地区总部38家,投资性公司39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