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上海市崇明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3-10来源:上海市崇明县统计局 点击:
2011年是崇明“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实施三年行动纲要的收尾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力推进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中,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发展、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管理,着力推动崇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全县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民生工作有力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完成了年初人代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综合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第二产业在全县经济总量中起主导作用。2011年全县实现增加值224.1亿元,同比增长15.3%,增幅较年度计划高0.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7亿元,比上年增长9.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其中工业增加值1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建筑业增加值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全县三次产业比例为9.2:56.5:34.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税收监管得到加强,财政收支平稳增长。2011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6.4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县级财政收入34.8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增幅较年度计划高14.2个百分点,其中营业税20.4亿元、企业所得税4.2亿元、增值税2.6亿、个人所得税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1%、18.1%、11.3%和11.0%。全年地方财政支出97.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从支出项目来看,社会保障和就业18.5亿元、教育14.6亿元、医疗卫生8.0亿元、农林水利事务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0.7%、28.9%、35.3%和49.7%。 二、农业 农业结构稳健调整,高效生态农业升级加快,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5.3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5万亩,粮食总产30.9万吨。优质水稻种植面积34.45万亩,单产523公斤/亩,比上年增长2.1%。优质水稻种子供应总量达到165万公斤,稻麦良种覆盖率提高到了98%以上。机插稻推广面积10.7万亩,粮食高产示范方创建面积11.2万亩。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市场营销进一步发展。崇明特色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4.6万亩次,绿叶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3.5万亩次,白山羊出栏量达到了25.6万头,稻蟹种养面积2.2万亩。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已有152个产品获得了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11年,积极推进国家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启动2个国家级示范区和2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建设70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完成了1.6万亩设施粮田和1.38万亩设施菜田建设,创建市、县级蔬菜标准园各1家;推进了2010年获批的11个标准化畜禽场技改项目,完成了申烨奶牛场大型沼气工程和20户中小型生猪饲养户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完成了1750亩水产养殖场改造项目工程建设;完成了45个为农综合服务站建设。北部高效生态农业实验区建设有力推进,启动建设垦区内有关菜田设施、标准化鱼塘改造等项目;实施了调优蔬菜品种结构示范;推进了北六效1600亩低碳农业示范园建设;施用有机肥对400亩绿叶菜基地进行土壤改良;完成了崇明水仙花实验基地建设。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11年共新增合作社73家,全县合作社总数达920家,市级示范合作社达43家;与百联、家乐福等超市卖场签订农超对接协议;新开设崇明农产品专卖店5个,崇明生态农产品在市区的专卖店数量达到了65家,专卖柜数量达到120个。2011年我县农产品在市区的营销额可达到5.5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海洋装备业逐步做大做强。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7.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0.0%。全县六大主导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4.9%。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生产形势良好,发展速度领先于其他各行业,分别增长132.4%和29.2%;通用设备、金属制品业、纺织业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均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1年全县工业累计产销率达到98.1%,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3.5亿元,比上年增长36.6%。 海洋装备业做大做强,我县被认定为全国12个国家船舶出口基地之一。海洋装备业在我县工业生产中优势明显,2011年海洋装备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5.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4.5%,比上年增长26.1%。 工业生产结构得到调整,节能措施有效落实,产值能耗进一步降低。今年以来集中推进铸造、危化、小化工、黑色金属冶炼加工和橡胶制品等5大类“两高一低”行业的调整淘汰,全年实施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0家(市重点推进9家,县推进21家),节约标煤约4700吨,腾出土地约81亩。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15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7.01%。 建筑业稳健发展。2011年,对19家单位共30幢楼宇完成了52000平方米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建设。全年共落实项目15个,对育麟商务广场、陈家镇滨江生态休闲运动居住社区4号地块二期、崇明县文化科技中心一期工程和长江口稀有水产资源繁殖试验基地项目进行了专家评审。2011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陈家镇、长兴镇和崇明新城三大重点地区项目的强力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年初以来的强劲增长势头,2011年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7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增幅较年度计划高3.6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实现投资115.6亿元,比上年增长39.1%,所占比重达88.5%,比上年提升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现投资1.9亿元,比上年下降28.0%;第二产业实现投资13.2亿元,比上年下降34.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依然强劲,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4.1亿元,占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为55.4%,比上年增长97.7%。 三大重点地区落地项目有序推进,进一步助推了崇明全县投资总额的快速增长。2011年长兴地区、陈家镇、城桥新城三大重点地区完成投资额98.0亿元,占全县投资总量超过75.0%。其中长兴地区完成投资53.1亿元,陈家镇开发公司完成23.5亿元,新城开发公司完成21.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