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德州市德城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3-03来源:德州市德城区统计局 点击:
五、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区交通运输业完成公路货运量1092万吨,货运周转量103203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2072万人,客运周转量71077万人公里,其中:出租车完成客运量1363万人,客运周转量4320万人公里。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5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41亿元,增长18.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3亿元,增长25.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0.68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42%;个体经济零售额21.33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75.8%,私营经济类型的零售额4.81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17.09%。其他经济类型零售额1.32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4.6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2.12亿元,增长18.3%;餐饮业零售额4.29亿元,增长18.3%;其他行业零售额1.72亿元,增长8.6%。年末全区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发展到11处,贸易成交额为32.95亿元。 七、对外经贸 对外贸易取得新突破。2005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6297万美元,增长48.6%,其中:出口4973万美元,增长47.3%,其中工贸企业出口3094万美元,增长16.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879万美元,增长38.9%;进口1324万美元,增长55%。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53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19万美元。 八、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区继续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三个一批”战略初见成效,六大产业初具规模,皇明、克代尔、格瑞德、华北纸业等骨干企业快速膨胀,企业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区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年末全区个体私营户累计达到17178户,增长14.9%、从业人员81201人,增长9.4%、注册资金37.62亿元,增长27.7%。实现民营营业收入249.72亿元,增长33.5%,民营经济上缴税金2.75亿元,增长59.7%。 九、财政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全区完成境内财政总收入39865万元,增长43.65%。地方财政收入23668万元,增长25.12%。主要收入项目中,增值税收入2916万元,增长78.35%;营业税收入12743万元,增长44.82%;企业所得税收入566万元,增长67.46%;行政性收费收入848万元,增长112.53%。全区地方财政支出34348万元,增长24.2%。其中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150万元,增长782.35%;农业支出3626万元,下降5.72%;行政管理费支出8219万元,增长28.84%;教育事业费支出4743万元,增长12.58%;城区维护费支出1142万元,增长321.4%。 十、科技、教育、卫生、文体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2005年,全区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与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健全了科技推广体系,科技事业健康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2家,保持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地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 加大教育投入,教育事业全面提高。2005年,全区继续加大了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强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提高了义务教育水平,教学质量居全市前列。年末全区拥有普通中等学校11处,在校生13619人,专任教师950人;职业中学2处,在校生992人,专任教师125人;小学42处,在校生23929人,专任教师1445人。全区普及教育工作继续全面深入开展,小学、中学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9.5%,;初等教育普及程度显着提高,小学、初中毕业生毕业率达到100%。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5年,全区继续加强了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全面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医疗条件进一步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完成了黄河涯医院中心卫生院改造,启动了市立医院病房楼建设,进一步健全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6家,其中医院2家,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各1家,拥有医疗床位583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18人,其中医生885人。 文体事业蓬勃健康发展。2005年,全区进一步深入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区文化体育中心建设,精心组织了全民健身节、社区文化艺术节等,进一步繁荣活跃了城乡群众文体活动。 十一、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200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以及扩大就业政策的落实,逐步扩大了困难群众救助范围,城区4400户低保户和农村400户困难户实现应保尽保,保障了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正常生活,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居住条件明显提高。年末全区城镇在岗职工年均工资为10427元,增长11.1%,比上年月人均增加85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56.37元,增长12.5%。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737.21元,增长14.4%。城市居民人均现住房屋使用面积22.2平方米,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90元,比上年增加270元,增长7.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03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4.5平方米。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稳步增加。 十二、人口 2005年,全区辖区年末总人口为37.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9万人,非农业人口30.68万人;在总人口中女性为18.4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801人;人口出生率为7.51‰;死亡人口1628人,人口死亡率为4.36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45‰。 注:全区总人口数字由德城区公安分局提供;出生、死亡人口及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由区计生委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