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德州市德城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3-03来源:德州市德城区统计局 点击:
德州市德城区统计局 (2004年2月21日) 200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扎实苦干,紧紧围绕“超常发展、跨越前进”的总体目标,认真落实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措施,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力弘扬“顾大局、干精品、争第一”的德城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快、重点突破”的工作原则和“四突破、三加强”七项工作重点,强力推进两项“天字号”工程,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使德城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全面提速状态,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2003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62%(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3.82亿元,增长10.29%;第二产业18.56亿元,增长27.91%;第三产业17.35亿元,增长20.24%。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9.6:46.7:43.7。 一、农业 2003年,全区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健康发展,稳步推进农村经济,积极调整生产结构和布局,努力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进一步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引进优质品种,大力发展优质农作物种植,继续扩大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特殊种植基地及农业特色园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积极发展林业生产,大力发展奶牛、生猪、养鸡等畜牧业,鱼类品种逐年增加。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5亿元,同比增长4.30%,其中农业2.16亿元,增长7.10%;林业0.02亿元,增长3.0%;畜牧业1.75亿元,增长-1.13%;渔业0.07亿元。全区粮经作物比例达到3:7。 2003年,全区植树造林面积201公顷,植树27万株(四旁植树),幼林抚育700公顷,当年育苗36公顷。 2003年,全区大牲畜存栏2.43万头,比上年增长3.85%;肉类总产量1.55万吨,增长10.32%。 2003年,全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有效的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全年配套机电井达到1139眼,使旱涝保收面积达到6.55千公顷。全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18千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17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2.23万千瓦;其中,排灌动力机械3.4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2739台,农村用电量2219.4万千瓦时。全区实有耕地面积14.41万亩,全年化肥施用(实物量)2.95万吨,塑料薄膜使用量346吨,地膜覆盖面积5237公顷。 二、工业 2003年,我区继续加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全面振兴工业经济,加大投入,膨胀规模,加快改造,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搞活机制,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加快。全区工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发展的构架更加坚实,一批培植立区新骨干的重点项目快速前进,为我区的工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2003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7.50亿元,比上年增长34.23%,实现工业增加值14.70亿元,比上年增长26.0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其中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3.50亿元,比上年增长54.85%;完成工业增加值10.78亿元,增长38.49%;实现利税35951万元,增长57.12%;利润21618万元,增长81.30%。2003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工业生产增势强劲,效益水平明显提高。2003年全区限额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331017万元,产销率为98.81%。从经济类型看,集体和其他经济完成销售产值分别为52241万元、278775万元;产销率分别为97.29%、99.10%。全年限额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31168万元,增长46.54%;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5.05%,比上年提高32.69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32.84%;资产负债率(逆指标)为63.25%,较上年降低4.52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56.96%;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50783元/人;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4.14次。 三、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2003年,全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持之以恒的战略重点,通过大规模、高强度的新增投入,加大固定资产投入,拉动经济增长,在招商引资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全年共引进投资类项目110个,总投资31.7亿元,其中到位资金12.3亿元,过亿元的项目17个,过5000万元的12个。 重点项目强力推进,,投资规模明显加快。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21亿元,较上年增长104.59%。其中国有经济投入4.32亿元,较上年增长138.13%。 建筑、房地产业保持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显着提高。2003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661万元,建筑业增加值10452万元。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22.86万平方米,房屋施工面积26.1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为87.30%。施工合格率继续保持100%的良好水平。全区具有五级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5家。 四、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2003年末,全区交通运输业完成公路货运量381万吨,货运周转量28657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1479万人,客运周转量50234万人公里。 五、国内外贸易 市场建设步伐加快,消费环境明显改善。2003年,全区把扩大商品流通、加快市场建设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中之重来抓,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利用国合商业借外力求发展。加大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狠抓市场建设,加快膨胀发展,提升经营水平,新增投入2.3亿元,新增营业面积8.5万平方米,为市场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好环境。 市场结构和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合理,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大型连锁超市、便民店等迅速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消费品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亿元,较上年增长16.6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7.91亿元,较上年增长26.76%。其中国有经济零售额1.27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6.35%;个体经济零售额12.12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60.60%,私营经济类型的零售额3.36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16.80%。其他经济类型零售额3.25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6.25%。 外经外贸全力突破,合同利用外资完成575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36万美元,分别增长442%和349%;实现自营出口1911万美元,增长107%。 六、财政、保险 财政收入保持稳步增长。2003年,全区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全区工作思路和部署,各级财税部门依法征税,积极培植财源,坚持增收与节支并重,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增长。财政收支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218万元,增长19.70%;地方财政支出22545万元,较上年增长11.60%。 |